第14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14
景祐帝看着手里的信件,言语恳切,字里行间都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关心和孺慕之情,以及对沿途风光的描述,夸赞父皇圣明,所以才能民生安稳,海晏河清。
“民生安稳,海晏河清.......”
景祐帝默念着这几句话,面上神情不变,尽是舒心之态,他把信叠好,对站在下首的郭淮清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朕也不例外,记挂这俩孩子一年了,如今也能放心了。”
景祐帝的书信,是长安让人快马加鞭日夜不停送来的,比送给郭文林母亲薛氏的年礼还要早进京,所以郭淮清也不知道公主离京后的情况。
郭淮清也顺着话音说:“托圣上的福,臣也能安心过个年了。”
他又看向一旁打开的包袱,有两张成色特别好的皮毛大氅,油光水滑的,还有成套的袖套,帽子,袜子和棉靴,以及几张点心方子,说是有养元益气之效。
于是郭淮清就继续道:“除夕要祭祖,天寒地冻的,正好能用得上公主送来的衣饰。”
然后又小心觑着景祐帝的神色,试探道:“论起贴心,还得是公主,您看臣那不孝子,就没有一字半语的送回来.......”
景祐帝笑道:“是啊,如此贴心的女儿,朕这个做父亲的当然也要有所表示。”
要怎么表示呢,自然是顺了女儿的心愿,给她这个封地了。
命人写好了赐封的旨意,君臣二人转而又说起了韩丰宁的事情。
熙州的奏折,走的是八百里加急,前几日就已经送到内阁了。
临近年底,已经没有大朝会了,各衙门也都处理好了年终事务,准备封印了,内阁的大人们也开始了轮值,所以熙州的八百里急报送来时,给各位大人都吓了一跳。
实在是熙州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大年下的,可别再是有了冲突或打起来了。
结果一看熙州通判和提点刑狱使的奏报,内阁的大人们两眼一黑,也不知道外敌扣边,和一州之长私通外邦这两种噩耗,哪个更让人崩溃。
再是崩溃无语,事情也要抓紧办理,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已经出发了,不出意外的话,年夜饭是要在路上吃了。
派去审查的官员们走得慢,但内阁的批复却又是八百里加急送回去的,正如长安猜想的那样,年关将近,又要考虑熙州上下的稳定,所以圣上亲自下旨简拔通判马向远暂代知州之职,又写信好生安抚了熙州的知军。
知军孔大刀的请罪折子还在路上,但是却在年底收到了圣上的安抚信,还有大批的酒肉,说是给军营过年加餐。
孔大刀捧着景祐帝的亲笔信,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里把韩丰宁祖宗八辈都骂了一个遍,等厚礼送走了来送信的内侍后,孔大刀才洗干净脸,坐在帐内,听着帐外喊着炖肉的喧闹声,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除夕这夜,甭管别人是如何过的,长安过的很是简单,甚至都没打算守岁就要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