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永国现状
第1239章 永国现状
“请问这位大人姓名,在永国担任何职”
“本官黄安,是永王府的长史,请问您是……”黄安客气回答道,同时反问。
“在下孙镐,是这次随船而去新京上任的官员,初至此地。”
“原来是孙大人。”黄安笑着点头,不过心中也有些纳闷,他没听说过最近朝廷那边有派官员来新大陆任职啊!永国和宋国都是大明的封国,按理说朝廷往宋国派遣官员,那么永国这边也应该有官员派遣才对,可作为长史的黄安却未接到这个消息,难不成是因为宋王的缘故朝廷特意安排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正常,毕竟宋王可不是他们永王能比,宋王可是当今天子的嫡子,再加上这两年来宋国那边发展的比永国好上许多,先不说发现了金矿,就连人口也比永国多了好几倍,在这情况下宋王请求朝廷增派官员倒也说得过去。
相互道了姓名,两人交谈了起来。孙镐对黄安说,自己刚刚随船抵达新大陆,对新大陆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有些问题想对黄安请教一番。
黄安虽是永王府的长史,却没什么架子,而且他这个人比较实在。之前黄安仅仅只是朝廷的一个小官,因为他为人又老实,在官场混的不怎么如意。后来皇帝决定对外封,在为永王挑选属官的时候也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有人把他给报了上去。
黄安在官场没什么背景后台,官职又低,再加上又没钱走门路,他这样的老实人自然就成了随便打发给永王的官员之一,最终由他担任了永王府的长史。要说这个官职对之前的黄安来说是升官了,可如此一来却要远赴海外任职,黄安得知消息后也是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带家人跟随永王来到了新大陆。
时间久了,他也渐渐接受了自己现在的身份,虽然作为永王府长史的他对永王和宋王不同的待遇心中略有不满,但他却也清楚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且当初舰队刚刚抵达新大陆的时候,先选中了新永州为基地,并且郑鸿逵询问过永王和宋王是否要以此为封国。
不过那时候宋王表示还想向南看看,而永王考虑后就决定留下来。毕竟永王比不上宋王,作为太上皇的皇子,永王的身份地位略有尴尬,如果推辞了此地,担心事后会带来麻烦,再加上新永州虽位于北方,气候类似于辽东,可这里真要论起来也算不错。
不仅有优良的港口,还有茂密的森林、山脉和湖泊河流,土地也相当肥沃,当地土著也不多,在这里建立封国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再加上自然资源不缺,足以满足需求。
就这样,永王选择了这作为封国,从而建立了现在的新永州。一开始永国和宋国的区别不大,但谁能想到南方的宋王地盘上后来会发现金矿存在呢而这个金矿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两国的现状,由于金矿发现的缘故使得宋国在很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巨大利益,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使得从大明而来的移民大多都会选择南下宋国而不是留在永国,哪怕永王府为了招揽移民开出了比宋国更优厚的条件,但依旧没能留住多少人。
“如今永国有多少人”孙镐问道。
黄安苦笑摇头:“加上这一次的移民也就三千人不到,这么点人实在是不够啊!永国的地盘不小,能开荒的地更多,可这些人加起来又能种多少地呢此外也不可能全部都去种地吧王府还有护卫和官吏呢,再加上城中的手工业者,这人口上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孙镐微微点头,黄安这话倒是没错,以永国的体量别说三千人了,就算三万甚至十万也不算多。这么好的一块地盘,这么点人实在是太少了。看来宋国那边金矿给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就因为多了一个金矿,就把大部分移民全吸引了过去,怪不得黄安刚才在接受移民的时候脸色如此难看呢。
为了避免黄安多想,孙镐没继续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转而问起了目前永国的具体情况。对此黄安也没遮掩,反正永国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何况这里还有大明远洋海军的驻扎呢,许多事早就汇报到朝廷那边去了。
码头这边没什么好看的,而且也不是谈话的地方,当即黄安邀请孙镐去新永州城做客,顺便喝杯茶什么。对此孙镐欣然同意,就跟着黄安去了不远的新永州。
新永州的建造格局完全是以大明的城池模样来建造的,但相比普通的县城要略小些。而且建城的材料也不是大明常见的墙砖,使用的是当地山中开采出来的石料,对此黄安向孙镐解释,不光是新永州是这样,就连南边的新京也是这样,在新大陆要烧窑做砖反而比不上直接用石料来得方便,反正这里的山脉不少,开采石头很是容易,而且用这些石料作为建筑材料除去人工耗费外没其他什么成本,而烧窑什么的非但要投入人工,还需要技术和其他成本,反而有些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