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繁华的新京(第2页)
边走边看,孙镐时不时还会停下脚步,走进街边的店铺逛一逛,询问一下这里售卖货物的品种和价格。就这样,孙镐在新京足足逛了一个多时辰,最后这才来到位于城中央的宋王府。
宋王府的位置就在两条横穿城市的主干道所在区域,占地面积是新京最大的所在。当然这只是对于新京而言,毕竟这里是新大陆不是大明本土,哪怕就是宋王府也不可能和在大明的藩王那样修筑成富丽堂皇的模样,更不可能整个王府占了半个城的地区如此奢华。
现在的宋王府虽然大,却也大的有限,在孙镐看来相比自己孙家老宅还略小些,在大明也就是算一般的官宦府邸规模。不过上面挂着的王府牌匾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在王府门口还有守卫站岗,再加上王府正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和下马石,体现出作为王府的威严。
“王府近处不得停留!”就在孙镐来到王府前,停下脚步抬头望向王府的牌匾时,守在王府门口的一个守卫开口就大声喝道,同时握了握挂在腰间的绣春刀,一脸的警惕。
虽然对方说的是流利的汉话,穿着的也是王府护卫的服饰,但从对方的口音却能听出一些生硬,再加上对面的面容略有平扁,眼睛细长,如孙镐没判断错的话,这几个守卫应该就是当初宋王从辽东招来的八旗精锐了。
当年纵横辽东的后金和大清已经灰飞烟灭,靠着铁骑和骑射无敌的八旗也成了过往云烟。随着大明收复辽东后,大明对在辽东的八旗进行了内迁和安置,同时也严令所有满人必须留发易服,并且改为汉姓汉名。
在这个政策下,现在辽东已完全成为了汉人的天下,除了北方奴儿干地区依旧由索伦部自治外,大批移民前往辽东填补了之前满人的区域,而且这个政策还在继续延续,只要如此实施数十年,未来辽东就再也不可能有满人的存在,如此一来辽东也不可能再发生之前如同努尔哈赤的情况了。
孙镐继续站在原地,并没有按照对方的要求离开。他整了整衣冠,从怀中取出一物,对警备的守卫说道:“本官是宋王府长史孙镐,刚从大明前来新京,这是本官的官凭,请报于王爷,就说孙镐应约来了!”
“长史?”对方原本见孙镐居然不走,正准备上前驱赶呢。谁想孙镐居然拿出官凭说他是宋王府长史,这让对方顿时一愣。
作为王府下属,他当然知道王府的确缺一个重要的官员也就是长史,不过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一个区区守卫自然不清楚。可现在突然来了一个人自称是长史,这让对方将信将疑。
伸手接过孙镐的官凭,那人打开看了一眼,可惜他大字不识一个,上面写的什么根本就不明白。不过瞧这玩意有模有样,上面还盖着大印应该不是假的,想了想后那人对孙镐说让他暂且在门口等着,随后拿着他的官凭转身就朝王府内快步走去。
站在门口的孙镐也不在意,背着手静静等着,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刻,突然紧闭的王府中门开了,随后从里面走出好几个人来,而走在最前也是正中的一人穿着赤色织金四团龙衮龙袍,头上戴着束发紫金冠,虽然因为年龄的增长相貌略有变化,可孙镐依旧一眼认出了这人不就是他的师弟,宋王朱敏澄么?
“哎呀呀!师兄啊师兄!你可算来了,让孤好等,怎么突然就到了?也不提前告知孤一声。”朱敏澄三步并成两步,笑容满面走到孙镐面前,不等孙镐郑重先向自己行礼,一伸手就拉住孙镐道:“走走走,这里又不是本土,在这没必要搞这些虚的,我这两年可是天天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来了,昨日还琢磨着你啥时候能到呢,没想今天就来了,怪不得一早起来就听到喜鹊叫,闹了半天是这件喜事。”
“王爷……。”朱敏澄的热情让孙镐心中感动,虽然这两年多里他们一直有书信来往,可毕竟分别了这么久。孙镐刚才等待的时候心里还琢磨着朱敏澄见到自己会如何呢?没想到自己这位师弟依旧对自己如此热情,尤其是言语之间丝毫不把自己当成外人。
而这个时候,跟随朱敏澄出来的几个人也笑容满面对孙镐点头,朱敏澄也懒得在门口和孙镐多客套,拉着他的手就进了王府。等一行人到了中堂,朱敏澄把孙镐安排在自己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然后在主位坐下,又笑呵呵地招呼着众人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