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微笑吧 作品

第八百一十二章 好生上了一课(第2页)

……

青城山。

时间一晃半年过去了。

这一日,陈云正在接待吕洞宾。

客堂里,吕洞宾一脸古怪的看着陈云道:“师弟,数月不见,你修为愈发高深,依我看,天仙境后期了吧?”

陈云微笑颔首道:“正是,前两个月便已经突破到天仙境后期。”

吕洞宾一脸感慨道:“你修行之迅猛,当真令人感到羡慕不已,如今你一身修为之高深,饶是我都看不出端倪,想必光从修为境界而言,你已经在我之上,恐怕距离半步大罗,也仅仅是一线之隔了吧?”

陈云实话实说道:“光从修为境界而言,我的确是师兄之上了,至于何时能突破到半步大罗,恐怕还得几个月。”

他自从解决了丹火之毒的问题后,如同刚刚步入人仙境时一模一样,修为境界,每日俱增。

原本,这样的情况下,他需要三年步入半步大罗。

后来陈云凑齐了“炼虚合道汤”的材料,服用了灵汤,这种修为境界与日俱增又快了一倍,只需要一年半左右就能突破到半步大罗。

这还不算完,当王思烟服用九转大还丹证天仙后,陈云内心少了一个牵挂,境界又一次提升,使得他修为境界增长的更快,约莫一年样子便能突破到半步大罗。

如今大半年过去,可不就是再过几个月,就能突破到半步大罗了吗?

吕洞宾有些羡慕道:“我在天仙境后期徘徊许久,认为百年之内有望成就半步大罗,已经令许多人感到嫉妒了,未曾想你去年刚突破到天仙境,这一年半载过去,又要半步大罗了,有时候我真的很是怀疑,你到底是不是哪一位上古大神转世重修,否则怎么修行速度如此之快?”

“哈哈。”陈云大笑道:“师兄说笑了,若我真是哪位上古大神转世,就算得道成仙时不找回前世记忆,突破到神仙境时也该找回,但偏偏如今我快半步大罗了,却始终没这种状况,因此,我肯定不是上古大神转世重修。”

吕洞宾语气有些酸溜溜道:“就是因为知晓你不是上古大神转世重修,我才这么的嫉妒。”

陈云知道对方开玩笑,眨眼道:“我虽然不是上古大神转世重修,但你可是东王公转世。”

吕洞宾翻白眼道:“你这是在刺激我吗?”

陈云与吕洞宾关系甚好,这种玩笑当然开得起。

他正准备再调戏两句师兄。

忽然,陈云感应到了什么,侧头朝着东北方向看了一眼。

吕洞宾注意到情况,问道:“师弟,怎么了?”

陈云指了指襄阳位置,“我有个凡间的学生,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烦。”

吕洞宾惊奇道:“你凡间还有学生?”

陈云嗯了一声,介绍情况道:“当年我无所事事下红尘磨砺道心,开办了一个书院,有不少儿童前来蒙学,这学生叫做赵匡胤,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他很是心高气傲,如今又比较年轻,很多时候听不见他人意见……”

他将此前在破庙中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讲完后,陈云又把最近赵匡胤发生的事情讲解了一遍。

吕洞宾听完后大致明白什么意思了,“你是想让我去给他一些指引吗?”

陈云意味深长道:“他极有可能关系到恩师能否被解救。”

闻言,吕洞宾脸色变得认真,“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陈云端起茶杯看似不经意的说道:“他若是看见道士,兴许会以为是我。”

吕洞宾笑了笑,“那我就变成和尚指引一下他。”

语毕,他身形消失。

……

寺庙里。

赵匡胤从随州出来以后,当真觉得很是迷茫,不知道去哪里闯荡事业。

今天,他来到了襄阳,盘缠都用完了,根本没钱去住客栈。

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到这间寺庙借住。

幸好这里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很好客,给赵匡胤安排了食宿。

夜晚。

赵匡胤心烦意乱睡不着,便从屋子里出来吹吹风。

忽然,他看见老和尚正在浇花,颇为惊奇道:“大师,为何夜晚浇花也?”

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浇花最好的时间段是早晨或者傍晚。

夜晚浇花容易导致植物根系缺氧。

在夜间,气温下降,水分蒸发变慢,盆土容易长时间保持湿润状态,这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导致根系缺氧,从而引发烂根等问题。

所以赵匡胤看见这一幕很是疑惑。

老和尚反问道:“为何夜晚不能浇花?”

赵匡胤无语道:“夜晚浇花容易把花浇死,大师你一把年纪了不懂吗?”

“道理谁都懂,但未必每个人都按道理行事。”老和尚放下洒水壶,侧头看过去意味深长道:“就像是谁都明白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何赵施主不去大树底下乘凉,非要来我这寺庙里寄宿呢?”

赵匡胤惊疑不定道:“大师,为何我感觉你话里有话?”

老和尚哈哈大笑,“没有,没有,随意与你说两句,行了,夜深了,贫道也要去休息了。”

说完,他回到了房里,并没有再搭理赵匡胤。

赵匡胤独自吹了一会儿凉风,脑袋里全都是老和尚刚才说的话。

直到后来有些犯困了,他这才回到客房里面睡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连日赶路导致身体疲惫的原因,他躺下去后睡得很香。

赵匡胤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直到第二天感觉阳光刺眼这才醒来。

阳光太刺眼了。

他本能的伸手去遮挡。

当时赵匡胤还有些纳闷,睡在屋子里怎么会阳光这么刺眼。

结果当他睁开眼睛后,发现哪里还有什么屋子,也没有所谓的寺庙,四周是一片草地。

赵匡胤一惊,还以为夜晚被老和尚洗劫了。

他挣扎着要爬起身来,却摸到了一些硬硬的东西。

赵匡胤急忙望去,只见在身旁有一个布包袱,以及一封书信。

他先是解开布包袱一看,里面密密麻麻的银子,估计得有一百两样子。

赵匡胤愈发糊涂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拿起书信拆开查看,只见上面写着两行字。

第一行字:往北。

第二行字:这些银子是你老师陈学究托我这个师伯给你的盘缠。

看完书信内容,赵匡胤总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也终于知道昨天晚上老和尚那句话什么意思了。

原来他的一举一动,全都在陈学究的意料之中。

赵匡胤不由回想到半年多前破庙与陈学究相遇,忍不住唏嘘感慨了起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陈学究,你给弟子好生上了一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