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不想吃鱼 作品

65. 第 65 章

    望着远方,昭武帝轻轻开口,语气幽远:

    “目光短浅,”他眸色幽沉,“胆子也真是越发大了,对太傅那样的人,用这种手段。如今温懿真的死了,他又该如何收场。”

    当初封宇文璟为太子,是因皇后没有嫡子。而他是长子,背后母族不强。在朝臣天天让立太子时,昭武帝便顺势立了。

    可这几年,他倒越来越沉不住气了。

    昭武帝负手而立,微微抬眸,眼神透出一抹锐意,“太傅是何人,岂是能被这般糊弄的?”

    御前众人皆不敢出声。

    御案之上的茶已凉,殿中微风吹过,香烛晃动不止。昭武帝声音低沉,冷静得近乎无情:“魏怀章、沈家军……十年前的事,怎么会突然跳出来了?”

    “已经派人去细查了。”太监低头应道。

    “让他们抓紧些。”昭武帝挥了挥手。

    “是。”

    他负手转身,未再多言,只一句:“真是唱的一出好戏。”

    安国公府,国公书房,灯火长明,熏香缭绕。

    安国公端坐长案之后,一袭墨色外袍掩去深沉的神色,眉心微锁。

    对面安昱静立,一身劲装,眉目间亦难掩凝重。

    房中沉默压抑,烛影微颤,窗外风声隐隐。

    “你亲眼见到了?”安国公终于开口,声音低沉。

    “亲眼。”安昱颔首,语气坚决,“素秋纵火,并非一人之力,背后必有精妙布局,而我怀疑……”

    话未说完,门外脚步声骤起,一道身影推门而入。

    是安策。

    “可能是那位阿萝姑娘。”安策神色肃然,言语直截。

    安国公微微挑眉,他自然也是听过阿萝的名字,语气淡淡,只问:“她是谁的人?”

    安昱摇头,沉声应道:“尚不明。”

    “对于做局之人,目前只是猜测。但……三殿下与她来往密切,却是沧都人人皆知的事情。”安策眉头紧锁,“如果真出了什么事,带阿萝离开揽月楼的三皇子很难置身事外。

    安国公沉默半晌,指尖轻叩案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似在掂量局势。

    良久,他终于低声道:

    “看来,美人关,终究难过。”

    语中藏着难以捉摸的深意。

    他缓缓起身,衣袍微振,目光沉如夜色。

    “我亲自去见三殿下。”

    烛火映出他长长的影子,似一柄沉于暗夜的利刃。

    ……

    夜深露重,庭前修竹低垂,风过时簌簌作响。屋内依然燃着灯,投出淡淡光晕。

    虽然宇文珩还未封王,没有自己的王府,但他也并非没有住处。因为一直以来的浪荡习惯,连皇帝都不在意这个儿子在何处过夜。所以……这也给了宇文珩极大的方便。

    一道身影悄无声息地掠入宅院,没有通传,亦无随从。

    门缓缓合上,堂中静得只剩烛火跳动的微响。

    宇文珩早已候于堂中,见到来人,起身拱手一礼:“安大人。”

    进来的正是安国公,朝中老臣,权势滔天、手握兵权,却极少亲身涉局。外界以为他与太子亲近,实则他看好宇文珩。

    当然其中也有宇文珩的手段。因为安策支持正统,前两年,安国公确实是支持太子的。但宇文珩在安昱的协助下,安国公得知太子一直与母族有联系,甚至计划让母族回到沧都。

    安国公原本便因为太子有太傅支持,他很难有太大的作用,心里不是很满意。这时,又得知太子还看重自己的母族,并已经悄然将其族中人安插在了一些重要的位置。

    他便觉得即使太子登基,安家一脉也很难得到太多好处。因此在宇文珩的动作下,又有安昱的缘故,他渐渐偏向了选择宇文珩。

    虽然当时安策不同意,但最终也只能支持父亲的决定。

    此刻安国公深夜造访宇文珩,自然是察觉到事态有些严重。

    安国公摘下斗篷,随手搁于矮案上,步入堂中,沉声道:“三殿下不必多礼。”既已选定宇文珩,安国公即使再自持重臣身份,也会注意,怎会坦然受皇子的礼。

    两人对坐。片刻沉默后,还是宇文珩先开口,声音克制却暗藏锋锐:“大人今夜前来,是觉得……局势已不可再等?”

    安国公目光深沉,缓缓点头:“今日之事,一波接着一波,已经够乱了。”

    素秋纵火高喊冤屈,沈家与魏怀章旧案重提,牵扯甚广,无人是局外人。太傅丧孙之痛尚未散去,偏又起旧恨,他也将是一个大变故。

    “你我都心知肚明,这一刀扎得狠,扎得准,”安国公盯着宇文珩,“更麻烦的是,所有人都认定是殿下你的手笔。”

    素秋之事,他也是被控诉的人之一。如果不是自己知道内情,安国公也会觉得是宇文珩干的。

    宇文珩对此有些无言,火一起,他便知道自己有麻烦了,因此,也不否认,只道:“素秋之事,确是我失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