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48章
介绍人,那不还是媒人!
特殊时期,军队被视为 “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军人婚姻的稳定性直接关系部队纪律。
政策规定:军官需达到 “28 岁、副连级” 以上才能申请结婚,士兵服役期间严禁谈恋爱,做媒需符合年龄、职务门槛。
而民间,一般男性一般二十出头就结婚了,乡下甚至二十不到,就至少有一半男性结婚,导致二十八岁未婚男,是一个非常大的年纪,靠军人自己基本上没有可能找到对象,这时候不是家里,就得是组织上帮助和关心他们了。
组织做媒可减少因个人自由恋爱引发的 “成分不纯” 风险,通过组织介绍的婚姻,离婚率比自由恋爱低 40,有利于巩固国防。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特别是部队,“革命化” 婚姻成为主流:当时提倡 “婚姻要为革命服务”,强调配偶的政治觉悟、劳动表现和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情感或家庭背景。
撮合婚姻时,需反复核实对方的政治身份(如是否贫下中农、党员、工人等),过程复杂且责任重大,一旦出现 “政治问题”,介绍人需承担责任。
但每年需要相亲的军人人数就那么几个,一般都是首长们将这种事情承包给各自的媳妇儿,私下相看就行。
这是任务!
政治任务!
这也就是为什么团长夫人愿意自费为阮叔烨办相亲宴,一般人把做媒当成麻烦事,就图个赶紧把任务完了就算了。
杨玉贞听后,思考了片刻,问道:“多少人?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
“你一下子就问到了问题的中心!”司老太太继续说着:“平明一年也没多少人,也不用凑到过年,什么时候有人选就什么时候解决。但今天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