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月岛主 作品

第144章 科普(4)

 “好了,不说笑了,孤接着说。孤之所以不希望官员领导企业还有一个原因,‘企业’我们一般叫做‘企业单位’,对应的还有‘事业单位’,朝廷就是最大的‘事业单位’,朝廷的职责是方向性管理,比如制定产业政策等等。”

 “孤举个例子:如果三年后孤想进军西北,对准噶尔部动武,那就需要大量的粮食对不对?

 而且准噶尔部太遥远,我们又没有铁路,运送粮食的成本很高,最好是就近买粮运送到前线,那我们就可以在今年、明年采取一些特殊政策,鼓励西北的百姓多种粮食,甚至鼓励别的地方的百姓到西北去开荒种粮。

 那要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呢?第一可以减税甚至免税,第二可以高价收粮,第三可以招募当地的百姓有偿运粮,第四,第四孤还没想出来,呵呵呵。”

 “再举个例子,是刚刚过去的实际例子,在南京的时候,一些粮商囤积居奇,米价高昂,百姓负担过重,当时孤和户部是怎么做的呢?

 运来外地的米压低粮价,这个决策就是朝廷应该做的。

 正常情况下,当地粮商看到朝廷的政策和做法就会主动降低粮价,然后粮价就会慢慢地降到正常水平,这个很好理解,市面上的米多了,粮价就会降低。”

 “但当时,江南那几个粮商为了盈利,也可能是不希望孤来监国,竟然要对抗朝廷,采取收购朝廷从外地运来平衡米价的粮食。

 结果我们调来的精米越来越多,耗尽了那几家粮商的资金,他们不愿意承认失败,最后铤而走险,派人去烧朝廷粮库的粮食,最后被锦衣卫、亲卫军给消灭了。”

 “孤要说的是,平衡物价,从米价低的地方大量调集米粮到米价高的地方,这种决策是朝廷要做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朝廷,要管理全国的物价,做好物价平稳工作。”

 “引申一下,那就是该朝廷做的事情,朝廷要做而且要做好,该企业做的事情,朝廷尽量不要插手,因为第一那本不是朝廷的工作,第二,那本不是官员在行的领域。以铁路修建为例,修建从哪里到哪里的铁路,何时修建,这个是工部的工作,怎样修,这个就可以是企业的工作,我这样说大家能明白吗?”

 “臣基本明白了。”张国维说道。

 “明白就好,我们再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商税。

 不知道为什么,孤每次提及收商税,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反对的原因呢,都是‘与民争利’。

 孤第一次在湖广提出收商税的时候贺逢圣大人、宋一鹤大人都在,当时在场的还有湖广布政使刘熙祚,刘熙祚当场反对,就是以‘与民争利’为由。

 在这里,孤想问在座的每一位,这个‘民’是指谁?”

 没有人回答。朱由榔也不在意,继续说道:

 “洪武初规定,‘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还规定书籍笔墨农具、舟车丝布之类皆免税,并下令裁撤税课司局364处,使商税较元末大大简约。

 当时太祖是为了战后大明休养生息,可就这样的税率,有明一代什么时候足额征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