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朝会(2)(第2页)
当年我和陶公,就是孤今天任命的户部尚书陶万悟陶大人安排人在三府施粥施药、转移难民,当地士绅竟多次派人攻击,而在次年,湖广大旱,孤和陶公在全湖广设300多粥棚,连续施粥施药140余日,竟没遇到一次攻击;孤安排人在山东四府之地,两年内连续施粥9个月,也未曾受到过攻击,何也?”
“孤没必要也没兴趣在这朝堂之上编排江南的士绅,在孤看来,这些人的心胸太小,目光短浅,这些人推出来的代言人也就难成大事!”
“至于党争,孤刚才说了,自古就有,孤不曾妄想所治之朝堂会没有党争,但这必须有个底限,因政见不同而争辩,此正常之争,当鼓励,为争而争,乃无谓之争,当抵制;为小团体利益而争,且危害国家、民族、百姓利益之争,呵呵,这已经脱离了党争之范围,同时也触犯了孤之底限,要当做结党营私,予以坚决打击!”
“其实正常党争和结党营私还是比较好鉴别的,正常党争往往对事不对人,而结党营私,往往对人不对事;正常党争要考虑江山社稷,而结党营私,是无所顾忌......”
朱由榔长篇大论说得正起劲呢,张奎悄悄走到宋建身边递了一张纸条。宋建看了看,趁着朱由榔说话的空隙递给了朱由榔。
朱由榔看到字条,马上停止了原来的话题,开口说道:
“刚刚得到前方战报,湖广军军长朱橡亲帅朱桐部、朱柯部攻占潼关,潼关大捷!歼灭清兵23000余人,俘虏16000余人,十大汉奸之一的尚可喜被炮弹炸死!好!宋建,马上通报全国,以鼓舞士气,并让朱橡将战功册快递入京,然后论功行赏!”
“恭贺潼关大捷!臣为殿下贺!臣为大明贺!”吴甡马上施礼恭贺。
“恭贺潼关大捷!臣为殿下贺!臣为大明贺!”满朝文武一起恭贺大捷。
“都平身吧,孤说过,收复京师,肃清大明之敌指日可待!孤不但要光复大明江山,还要为大明开疆拓土!土木堡之变,不仅让我大明20万精锐被歼,更是打掉了我大明君臣的锐气,也先虽然早已做古,但此仇尚未得报!孤不但要将清廷灭掉,还要剿灭瓦刺,扫廷犁穴,扬我大明之国威,报九世之怨仇!”
朝堂上的大臣们再次沉默,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朱由榔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说什么都作用不大,这些大臣们想什么他多少能猜到一些,无非观望,看自己能不能持续取得战场上的胜利,然后再采取行动。
“今天朝会就到这里吧,今后每逢一、五朝会,朔望朝为大朝会,其余常朝。上朝时间改为辰时开始,让那么多大臣天不亮就起床,然后等待一个时辰才上朝有何必要?
还有,给孤上的奏折尽量简短,最好不要超过五百字,有事说事,有理说理,不必旁征博引,而且,所上奏折要断句,以免会错意,没有断句的奏折,通政司拒收,否则治罪。这朝堂奏折不是诗会,不是卖弄文采的地方,孤之朝堂是讲究实效的朝堂,是经世之朝堂,孤没那个雅兴为奏折断句,有那个时间不如到民间体验一下百姓之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