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月岛主 作品

第107章 东南会战(2)

 “王爷,那些俘虏怎么办?真鞑子并不多,多数是降清的官军。”张奎安排完发电报,马上回来问朱由榔。

 “嗯,让医务人员将重伤不治的区分开来,该给个痛快就给个痛快吧,但能治的一定要治疗,告诉医务兵,该肌肉注射青霉素的,就每天注射一针。原大明官军愿意当兵的,严格挑选,包括伤兵被医治好的;挑剩下的送到山东去修几年铁路。建奴伤兵治好之后和没受伤的建奴俘虏一样,全部修铁路去,一直修到死!”

 就几千人,朱由榔懒得再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了。

 青霉素、链霉素都已经量产,朱由榔对伤员的救治率提高了很多。

 “好的王爷,我这就去安排。王爷,这么多人,每天耗粮可不少!”

 “俘虏嘛,没办法,哦,鞑子俘虏管半饱就行!”朱由榔无原则地说道。

 “好的王爷,王爷,这次大败清兵,解围扬州,要不要宣传?”张奎接着问道。

 “不用,这次我的目的是在解围扬州的同时,驱赶清兵过江,目的达到就行了。”对于张奎,朱由榔并不隐瞒什么。

 “好的王爷,我去安排了。”

 这一天,朱由榔安排各部按功行赏,战士们拿到奖赏自然是兴高采烈,可惜,军中不准饮酒,否则一定要喝个痛快,要知道银子可真不少,普通战士平均超过15两银子,独立营的炮兵最多,平均30两银子,军官更多。

 朱由榔的奖赏大头是歼敌数量,也就是人头的多少,这次炮兵洗地,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多铎于第二天赶到瓜州,搜掠了不少船只,打算在瓜州渡江。

 负责这一带江防的是郑鸿奎,就是郑芝凤,郑芝龙有意进一步巩固郑家在官方的地位,让四弟郑芝凤以武进士的身份步入官场,改名鸿逵,在兄长的打点下仅仅四年时间就成为弘光时期负责江防的镇江总兵。

 当天晚上大风,多铎让军士们将白天抹了油的刷把、扫帚绑到桌子腿上,将桌子放于江面,点燃那些刷把、扫帚,桌子顺江而下,远看火光点点。多铎同时让清兵的船靠在北岸,擂鼓不停。

 船行江中的郑鸿奎以为清兵要渡江,下令胡乱开炮。

 火炮打了一夜,直至火药耗尽。

 待对方炮停,多铎才让清兵真的开船渡江,郑鸿奎知道失守江防罪责很大,所以带船队退到海上回福建了。

 多铎骗过郑鸿奎,渡江之后迅速占领丹徒(镇江府府城),然后留兵驻守,亲率大军直扑南*京。四月廿七日,多铎已经到了南&京城外。

 尽管时间与原历史有了偏差,尽管没有了‘扬州时日’,但剧情基本和原剧一样:朱由崧丢下满朝文武,丢下老娘,带着几个妃子半夜偷偷逃跑,然后马士英带着太后出走杭州,最后魏国公徐允爵、忻城伯赵之龙,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驸马齐赞元,大学士王铎、蔡奕琛,尚书钱谦益,侍郎硃之臣、梁雲构、李绰等迎降于南京城外!

 至此,清军不战而得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对勋贵和官员们的投降既气愤又无奈,在清军进南京之后自缢殉国。

 在秦淮河百川桥下栖身的一个没能留下姓名的乞丐(应该是一个落魄读书人),听说南京陷落,在桥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写完就投河殉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