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月岛主 作品

第101章 经略山东(4)

 “我明白了王爷!”郑民插嘴说了一句。

 “即使投入和产出相当也是值得的,因为等于是把银子换成了粮食,我们现在更需要粮食,而且银子流入百姓手中,并不算流失。”朱檀说道。

 朱由榔点点头,然后接着说道:

 “朱檀有这个认识很好!再说剩下那70个生产建设团,在完成冬小麦耕种之后,我们可以让他们修路、建房、挖渠、打井。修路、挖渠、打井这些就不说了,建房要建什么呢?主要是学校、粮库,有些州县可能还需要修葺一下县衙,除此之外要在一些地方建设工厂,需要建设厂房。”

 “另外,我们可以让沿海州县的生产建设兵团出海打渔,大海是宝藏,我们不能守着大海饿肚子,让永明岛上调拨一些人过来,带着渔船,我们这边再搞一些渔船,打回来的鱼做成鱼干、咸鱼,等罐头厂建好之后还可以生产鱼罐头,呵呵,吃鱼除了解馋之外还能少吃粮食,目前来说,我们解决粮食是重中之重!”

 “其实现在组建生产建设兵团还有很多好处,你们可能想不到,郑民,你是哪里人?”

 “回王爷,我是九江人。”

 “哦,你家里人或者说你的邻居是听官府的安排多一些还是更听你们族长的话?”

 “这,王爷,我们平时和官府打不上交道,当然听族长的。”郑民不知道朱由榔为何这样问。

 “不错,皇权不下乡。大明的百姓与其说是被官府治理,不如说是受宗族管理。可要是组建成生产建设兵团,这些人听谁的号令?”

 “哦,王爷,我明白了!”郑民恍然大悟。

 “王爷我也懂了!”刘青山也马上说道。

 刘庆恕:“我也想清楚了!”

 田嘉义:“王爷......”

 一时间,参会众人纷纷开口。

 “还有,等时机成熟以后,我们要出兵征战,光复大明。大明这些年战乱、天灾不断,流民遍地,我们在光复大明的过程中,怎样安抚流民最高效?这一点我们有经验,那就是移民。怎样移民效率更高?呵呵,组团!现在在山东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一方面到南面海外垦荒为移民做准备,一方面能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比方说明年我们拿下了河南,再组织生产建设兵团,那可以从山东调一批骨干过去......”

 “说到培养人才,郑民,有件事情需要办,那就是在山东找几个地方开办培训学校,第一培训各类技术工人,这个你和刘青山商议,看看培训哪类技术工人;第二就是培训行政管理人员,以备将来我们光复更多的地方的时候派遣。这个事情生继勇在湖广早就已经做了,你可以向他请教,对了,这次我带来了120名完成培训的行政管理人员,会后你们来安排他们的工作。”

 “太好了!王爷,76个州县,我正愁人员短缺呢!”郑民高兴地说道。

 “另外,郑民,有件事要抓紧办,那就是修建盐场。山东产盐历史悠久,但目前日晒盐场很少,产量不大,你尽快安排生产建设兵团按照永明岛盐场模式修建盐场,哦,忘了说了,莱州湾沿岸,从莱州虎头崖往西,昌邑、寒亭、寿光、广饶至利津,滨海地带都有储量丰富的地下卤水,浓度是海水的2倍到6倍,建盐场时面积可以适当缩小,呵呵,取地下卤水晒盐还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一举两得!”

 “好的王爷,王爷,计划修建多少盐场?”

 “年产30万吨!”

 “这么多?”刘青山禁不住说道。

 30万吨盐就是6亿斤盐,放到当今不算什么,可明代食盐产销量低,大明万历年间每年官盐产量只有6亿斤左右。

 “其实不算多,也就5、6万亩盐田,可以先建3万亩,以后再扩产。3万亩盐田建在沿海各地,每个盐场也就没多大了,哦,沿胶州湾也可以建盐场的。”

 “好的王爷,我会尽快安排施工修建。王爷,我有个问题想请示,现在各地都有很多抛荒地,就是那些地原来有主,但土地的主人因避战外逃,这些地目前就无人耕种,但以后这些地的主人会不会回来?”郑民的问题在山东各地都存在。

 “肯定会有回来的,有回不来的,天灾人祸,逃到哪里也不容易生存,先耕种再说!同时规定,原地主人一年内回来,官府没收其两成田地返还八成,超过一年但三年内回来返还一半,三年后回来就没有田地返还给他了。”

 “好的王爷,我们会尽快形成公文发布出去。”

 “现在这个季节已经不适合种粮食了,可以号召、组织百姓栽种萝卜、胡萝卜、白菜、甘蓝等蔬菜,收获之后可以减少冬季粮食消耗;另外让永明岛方面多准备番薯、土豆、玉米的种子,这些作物抗旱而且高产,最适合目前在山东耕种。”

 “王爷,我们发兵时带来了一些玉米、番薯,带过来的生产建设兵团耕种了部分,总计有三十六万多亩,当初想的是即使不能完全成熟也可供百姓充饥。”郑民插话说道。

 “好,做得不错。郑民,除了发动种菜之外,你还要安排在各州县抓紧成立税务局,对各地商铺商队进行登记管理,发放营业执照,然后从明年开始征收商税,有陶家商铺、商队配合,想必阻力不会太大,税率按照湖广现行的税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