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月岛主 作品

第089章 如火如荼

 接到施琅、田嘉义的电报朱由榔没多说什么,只是安排朱檀按军功嘉奖参战将士。

 七月初九,桂端王朱常瀛下葬的日子。

 在这里要说一下古人谥号的问题。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朱常瀛死后谥号为“端”,再提起就要称‘桂端王’了。

 送葬的队伍异常庞大,朱由榔这些年在湖广所做几乎所有的善事都是用桂王府的名义,这些年来受过桂王府恩惠的人太多太多了,大明百姓还是有感恩传统的,所以,衡州百姓自发地身穿孝衣为朱常瀛送葬的人大有人在,甚至很多衡州府下辖州县的人也赶来为桂端王送行。

 特来为朱常瀛送葬的贺逢圣、宋一鹤、刘熙祚等湖广官员被浩大的送葬人群以及漫城的哭声所感染。

 贺逢圣:“要是桂王封藩武昌,何来武昌之痛!”

 宋一鹤:“是啊,人心自有一杆称啊。”

 刘熙祚:“两位大人不知,桂王府的事十年来都是四殿下也就是当今桂王在当家主持,桂端王有个好儿子呀!”

 李长林被满城的送葬人群给吓得不轻,人心向背分外明显,自己如果有些事做得过分,能走出衡州城否?

 葬礼很风光,但把朱由榔累坏了,尽管他身强体壮也经不住那些繁杂的行礼跪拜仪式。

 修整了两天,朱由榔开始过问处理事情。

 好在一切都有人负责,从大员回到衡州的生继勇,从陶万悟、王朝聘、刘东手里得到1500人的大名单,这些人都出自格物学院,有的是经世系毕业,有的是财经系毕业,有的是商务系毕业,都是得到过锻炼,经过检验的人才,生继勇将这些人分配到要试点商税的州县、府城,又有早就设计好的章程、规则甚至话术,加上有陶家商铺带头,还有每个州县都有一个排的湖广军士兵‘协助’,开展工作自然异常顺利。

 朱由榔还交给陶万悟、王朝聘、生继勇三人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扩大格物学院经世系。

 具体做法是设立多个‘公务培训班’,重点招收湖广、江西、福建、两广、四川25岁以下的贫苦读书人入学。

 并专门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学金非常丰厚,而且获取率非常高,只要考过一门功课即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奖学金。

 助学金需要申请,金额仅够伙食。

 明代科举制度比较完善,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免得被怀疑灌水。

 朱由榔看中的是那些通过了‘县试’、‘府试’,但没能通过‘院试’的‘童生’。

 ‘童生’可不是‘童子生’,七老八十只要没有通过院试成为秀才的读书人最多只能算是‘童生’。

 几十岁了仍然坚持考‘院试’的,多为富户子弟,这些人朱由榔当然不会要。

 小地主、自耕农、小商人、大族旁支落魄的家庭出身的读书人一般坚持不了多久就被迫放弃科举之路,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些人就算是‘贫苦读书人’,真正贫苦的佃农之类的,一般没办法送孩子去读书。

 培训班的课程是朱由榔亲自设定的,教材也是他亲自审定的,主要课程为《算术》、《农学》、《水利》、《财税》、《地理》、《历史》、《自然》、《律法》八门课程,教材内容并不深,用朱由榔的眼光看都是一些常识性的,比不了格物学院相关专业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陶万悟的任务是让商队广泛收罗招揽学员,生继勇的任务是为通过考核的人员安排工作。

 朱由榔办这个培训班的目的是培养大批的胥吏,甚至将来可以在这些人当中选择优秀的为官。

 朱由榔胸怀大志,需要大量的人才,他暗自决定将这种培训班长期坚持办下去。

 朱由榔借给宋一鹤100万两银子,宋一鹤用于招募军士购买粮草。

 至于朱由榔的部队,更是在全湖广除李自成控制的襄阳、郧阳、德安的一部分之外的所有州县开始募兵,只是挑选特别严格,但再严格,由于基数大,募集的速度也是非常快,这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募集了3万多人,不但朱槐部扩编成一个师完成了,朱橡的第一、第二、第三师也都扩编到了5个团,马祥麟的母秦良玉,从自己麾下训练成熟的白杆兵选了10000人交给了马祥麟,加上朱由榔新招募的士兵,将手下部队扩编成了四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