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生产建设兵团(第2页)
“年龄真正适合的并不多,即使有,也未必真能参军入伍,他们是家里的主要劳力。”朱檀说道。
“不错,我们现在的普通战士军饷是每月1.5两银子,从这个月开始提升至每月2两银子。现在驻守吕宋、南洋群岛的普通战士月响已经达到2两银子了,永明岛的军饷也需要上调。”
朱由榔的兵最初是以团练的形式存在的,在军营中吃饭自然不要钱,每月还有饷银,而且一年18两饷银,足以养活一家五口吃饭用度。
“朱檀、朱杉,各个驻地一旦完成安顿工作,马上开始如下任务:第一,组织13到15岁的少年,每个年龄组分别进行短期识字培训。这期间根据情况招募少军和工匠学徒、商务学员,待识字班结束后分别开始学习和训练。工匠学徒和商务学员由格物学院工匠堂、商务堂派讲师教授,少军派讲武堂教官训练;培训期间食宿免费,少军有半两银子的军饷;
第二,募兵,只招募16到23岁的,超过23岁的不要;半年的新兵观察期,观察期内军饷1.5两,观察期满,考核合格的转正,不合格的退伍;
第三,开办女子学堂,收8至15岁女子入学,除教识字外,可以教算学,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教女红。
第四,招募女兵,年龄16至20岁,已婚未婚皆可。这些女兵分医护兵和宣教兵。招募后先进行培训,分两项内容,就是文化知识和专业培训。医护兵由格物医学院的大夫们培训医学卫生防护知识,要学会起码的清创、消毒、包扎等基础技能;宣教兵主要学习唱歌、舞蹈、评书、戏剧等,将来作为部队的文化宣传战士使用,哦,这部分女兵由监军系统负责培训。
第五,招募24岁至40岁青壮,成立生产建设兵团。”
“生产建设兵团?这是干啥的?”朱檀问道。朱杉也一脸茫然地看着朱由榔。
“就是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军事化管理?那到底算是兵还是算工人?”朱檀还是不明白。
“你可以看做是预备士兵。朱檀、朱杉,这批来永明岛的人,24岁至40岁的人不少,这些人当兵年龄偏大,做工是最合适的,可是我们永明岛只有新竹有大量的工厂,其他地方只有少量工厂乃至作坊,用不了这么多人。但这些人只用来耕种显然太浪费,所以,我准备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建设永明岛。”
“年龄可以适当放宽,特别健壮的妇女也可以加入。到时候可以依据这些人原有的技能分别任用,暂时可分为生产兵团和建设兵团。生产兵团以垦荒耕种为主,建设兵团以建房、修路、修渠为主,当然也可以建设港口等等。”
“那怎么进行军事化管理呢?”朱檀问道。
“这只部队成立之前,要在我们军队当中选出相当一部分人来,比如有泥瓦匠、木匠、铁匠手艺的,有特别擅长耕种的等等,以后让这些人来带领新招募的生产、建设兵,生产建设兵团也要进行基础的军事训练,而且这些人也像军人一样,扎营而居,集体就餐,拿军饷。”
“哦,我明白了,少爷,是不是如果打仗,可以从这只部队当中募兵?”
“当然可以。我想抓紧把这件事搞起来,先在新竹建设大批的楼房,那里目前算是永明岛的工业基地,工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可是那里没有太多的人,虽然可以到别的地方招工,但距离太远,没地方住肯定不行,所以要先盖房子。还有就是要修路,我想从高雄到基隆修一条公路,把永明岛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