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明 作品

第二百七十六章:血泪(第2页)

  眼下的情况,谈判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反对的人却是众多无比。

  反对的众人之中,以黄道周最为激烈,也最为刚直。

  朝议结束之后,崇祯将黄道周被连贬六级,调任江西按察司照磨。

  黄道周是忠臣,是直臣,这些崇祯心里清楚,黄道周所说的一字一句全都印刻在了崇祯的心中。

  在朝议之前,崇祯其实已经是下定了决心,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议和,先彻底解决国内的流寇之祸。

  雄才大略如汉光武帝刘秀也曾与匈奴暂时议和,巍峨伟岸如唐太宗李世民也曾与突厥暂定渭水之盟。

  但是朝议结束之后,黄道周所说的那些话最终还是让他最终产生了犹豫。

  他犹豫了……迟疑了……

  然后上天便让他立刻为自己的迟疑和犹豫付出了代价。

  十一年九月的时候,建奴再次入口,一路……势如破竹……

  那些昔日刚直的臣工,现今却是全部噤声不语。

  当真可笑……

  崇祯合上了桌面之上的奏疏。

  朝廷无钱,国库无粮,所有的请求他都解决不了,这些事情只能全部交由户部自决。

  各地勤王军齐聚北直隶,不算卫戍京师的部队,单算是如今在长城一带受孙传庭所领的勤王军队,规模就已经是超过了十万之数。

  十多万人每天的人吃马嚼,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运河以南的运粮船几乎是卸下一船便向着长城所送去一船。

  缺粮的不仅仅是北直隶和山东,京师一样缺粮,哪怕是皇宫都一样缺少粮食。

  这段时间为城外的那些的饥民施的粥米都是只能够吊着一口人命,甚至还也是饥一顿饱一顿。

  十数万精锐尽皆云集长城周边,杨嗣昌告诉他,若是大败重丧,国家甚至都有倾覆之危。

  两军对垒大战之际,万万不可短缺军饷和粮草。

  正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优先供给于前线。

  孙传庭那边,崇祯本来是不欲催促的。

  但是无奈如今朝政困难,粮草已经是接济困难。

  建奴拖得起,他们却是拖不起了,建奴再不出关,京师的郊外和整个北直隶并着山东,不知道要多饿死多少的百姓。

  崇祯抬头向着暖阁外面望去,他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开门看看,是谁在外奔走。”

  崇祯挥了挥手,守卫在宫门处的宦官应命缓缓的打开了暖阁的阁门。

  萧瑟的冷风随着打开的阁门卷入暖阁之中,吹过崇祯的脸颊。

  清冷的气息让崇祯本来有些昏昏沉沉的头脑变得清楚了许多。

  崇祯坐在坐椅之上,透过敞开的阁门向着宫殿之外举目望去。

  视野之中,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德化手中似乎正拿着什么东西,一路顺着宫道正快步的向着暖阁奔跑而来。

  王德化一路疾跑,一个不小心,踉跄了一下竟然摔倒在了地上。

  但是很快王德化便手忙脚乱的又爬了起来,甚至没有等跟在他身旁的几名小宦官去扶。

  王德化爬起来之后,又继续一路狂奔而来,全然不顾自己的境况。

  崇祯心中向着下方沉去,王德化如此的慌张,他的第一反应是又发生了不好的事情

  王德化平时一直都是老成持重,朝廷内的事务,地方上的难题,这些都不足以让王德化如此的慌张。

  唯一的可能便是边关有变!

  崇祯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霍然站起了身来,这确实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为久坐的缘故,突然站起的急,崇祯一瞬间有些眩晕的感觉。

  崇祯手扶着书桌,竭力站稳了身躯。

  他看着快步跑来的王德化,心中的恐惧也是跟着不断的扩大。

  边关有变,应当不可能是建奴再度破关而来。

  建奴的主力都在青山关正准备出关,那些在辽东和永安附近的建奴只是偏师作为接应,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

  而且几处关卡都留有重兵,建奴平时尚且无法攻破,现今就更加不可能攻破了。

  唯一的可能就是青山关方向出了什么变故。

  崇祯回想了起来。

  他记起孙传庭前些时日递来的奏疏。

  在三月初六日时,孙传庭与高起潜、陈新甲两人在青山关之太平寨会师一处。

  建奴占据青山关以为依仗,据险而守。

  孙传庭领兵攻山,连破其外围两座营垒,斩首三百余级,报了一次大捷,他还为之振奋了不少。

  连带着对于孙传庭用尚方剑擅杀陈国威的事情,都暂时抛到了脑后。

  莫非……

  崇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他忍不住去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莫非是建奴突然出击,孙传庭兵败青山关,丧师陷地……

  如若真是如此,那……

  正在崇祯心思百转千回之时,王德化终于是跑入了暖阁之中。

  “大捷,大捷!”

  王德化激动的声音,在暖阁之中回响,也将崇祯的思绪拉回了现世。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大捷,大捷,大捷啊……皇上!!!”

  最后几个字,王德化的声音已经是哽咽,他跪在地上几乎难以语言。

  “你……你……说……什么……什么大捷……”

  崇祯脸色惨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双手颤抖,下意识的向着王德化所在的方向走去。

  “皇上……”

  王德化抬起了头,早已经是泪流满面。

  “青山关大捷,大捷!!”

  “孙督抚大破建奴,斩首千级,阵斩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

  “我们……胜了……”

  王德化举起了手中的捷报,呈递给了崇祯。

  “青山关大捷……我们……胜了……”

  崇祯怔怔的看着王德化手中的捷报,只是看了不过几个字,便已经是直接僵在了原地。

  “胜了……胜了……”

  ……

  紫荆城外,宫门的外围,无数的百姓望眼欲穿,他们迫切的想要一个答案。

  此前的一切,都像是黄粱一梦一般,让人不敢相信。

  而很快,他们也终于等到了他们想要的的答案。

  一匹赤红色的骏马从宫城之中奔驰而出,一名身穿着盔甲的将校此时正跨骑于战马之上。

  那名将校手持着一面高大的龙旗,一路飞驰而来。

  在其后是更多的骑士,更多的旌旗!

  所有的骑士高声的宣告着大捷的消息。

  他们骑乘着战马,要将捷报通传天下!

  无数人在这一刻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