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视角
又过了9天。
今天是2006年1月7号。
老爸和老妈轮流回家里过几次,每次都是匆匆往返,最多在家住一夜。
这个期间,我又接受了几次暴露疗法。其实所谓的暴露疗法,本质就是让人直面自己不敢面对的恐惧。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察觉到董姝予在有意无意地透露治疗进度。我觉得这是刘医生授意的。这次我选择不点破。就像我尽管很好奇自己变成这样的根源,也能忍住不去追问。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效果比较理想,老妈单独和我聊了一次关于我复读的事。
关于复读,我原以为她所谓的“处理”,无非是多交钱让我以自费生身份进董姝予的大学——这既符合她近期为了我康复不惜一切的姿态,也像是她试图委婉劝我放弃复读的借口。
然而事实截然不同,这次谈话带给我的触动前所未有。它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认知夹角”的含义,也看清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偏执的。
老妈首先询问我复读想要达成的目的。她有些不解:既然我能意识到董姝予那所大学的文凭对我来说没用,甚至读大学那段时间可能会影响我接手家里生意的进程,为什么还要执着于此?
但她表示理解,而且愿意支持。
她说得很实际:首先,家里就我一个孩子。其实做生意表面光鲜,背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苦。她和我爸现在算是替我吃了创业初期的苦,积累下了基础,所以没必要非逼着我做自己不喜欢的决定。当然,她也坦诚地说,他俩年纪都还不算大——毕竟过了年才四十八——身体精力都还行。所以只要我喜欢,无非是让我多体验几年,做些想做的事,这完全没问题。因为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为我提供更多支持,仅此而已。
所以按我现在的情况,只要身体恢复好了,复读不复读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意愿。
然后她聊到复读的实际问题。我之前状态不好,加上现在的心理压力,今年参加高考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刘医生不建议这么做。当然,最终能否参加,还是取决于我的康复进度。
最后她提出了一个我从没去想过的建议——既然今年可能不行,为什么不考虑再读一年高三?
我十分不解,坦言道:“我初二复读了一年,现在高三又复读了一年,相当于已经复读了两年,现在都十九岁了。再复读一年,岂不是要到明年——2007年才参加高考?这不是莫名其妙吗?”
老妈笑着询问我:“为什么不行?”
我卡住了。
老妈想了想,提议:“你爸回去还得待几天呢,陪妈出去转转?”
我皱着眉,穿好衣服陪她下楼。走出住院楼,老妈却主动走到我平时抽烟的地方站住了。我叹了口气,掏出烟点上。只不过平时是董姝予陪我,但今天换成了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