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技能点点歪了?(第2页)
2.神经可塑性与网络不稳:关键重塑期(突触修剪、髓鞘化)使强加的成熟思维模式缺乏稳定神经基础,认知表现波动大(“时灵时不灵”),易产生内在冲突(“两个声音”)。
3.神经化学环境冲突:青春期激素(睾酮、雌激素)及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剧烈波动,驱动冒险、即时奖励寻求、情绪高反应性,与管理思维所需的冷静、审慎、延迟满足本质冲突,加剧内在拉扯。
4.社会认知与经验缺失:管理思维高度依赖社会经验积累(识人、策略判断、行业知识)。青少年缺乏此“数据库”,思维易脱离现实,在复杂人际或专业判断中显幼稚,引发信任危机与孤立。
5.身份认同危机:青春期核心任务是形成稳定自我认同。强行植入成熟的“管理者自我”,与生理状态、社会角色(学生)及发展中情感模式割裂,导致身份混乱、疏离感及抑郁/焦虑风险升高。”
......
边看边揉着额头,感觉酒劲有点上头。但读完回复的内容,我彻底懂了。
针对我的情况,核心结论就是:少年大脑发育未完成,强行套用成人管理思维会导致系统不兼容。
更具体地说:我33岁的认知在19岁的身体里无法完美运行——硬件(前额叶皮层)没发育到位,25岁才达标。所以现在执行某些成年思维时,必然存在漏洞!
想通这点后,我突然记起最初策划医药超市的疏漏:当时我妈认可项目前景,可单看店面租金和预算环节,我的计划明显考虑不周。现在复盘,前期资金分配和租金预付逻辑确实存在硬伤——这不正合理吗?
再结合其他经历:在学校会干出“拉裤兜”这种荒唐事,董姝予生气时能用策略哄好,面对杨可却束手无策......
这不正说明33岁的认知和经验无法全面调用吗?
我这情况现在跟游戏角色技能点点歪了有啥区别?
面对董姝予,连喊声“老婆”都费劲——难道我19岁的情感表达技能压根没点?
盯着屏幕,困意阵阵袭来。我知道这是酒精作用下身体在催促睡眠代谢,但目光仍扫过“不眠…”的回复。
当看到“前额叶”三个字时,突然意识到:此刻酒精正在麻痹我的前额叶和小脑…...
一个猜想猛地浮现:正常醉酒状态本该思维迟缓,可读着“不眠…”的回复时大脑却异常清醒——莫非酒精的抑制效果,阴差阳错绕开了白天思考时引发头疼的神经冲突?
联想到付哲说汪子夜喝完酒就嘴不停,我挠了挠头,顺手给“不眠…”发了条私信,把自己的QQ号甩过去求加好友……
接着又翻到那个“轮回7”,同样把QQ号发过去。毕竟明天就返校了,再登录论坛指不定啥时候,随缘等对方加不加吧。
躺倒在床上,想着明天返校的事,顺手拿起手机看看董姝予睡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