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不用隐瞒(第2页)
刘医生强调,这并非精神疾病意义上的“解离障碍”,而是一种在极端情绪压力下可能出现的、可理解的适应性反应,并且通过学习和训练是完全可以改善的。
为了让董姝予更易理解,他打了个比方:“就像普通人遇到极度惊吓或悲伤的事,也会瞬间懵住、动弹不得或感觉‘灵魂出窍’一样,毕朝卓当时的体验是类似的,只不过被放大了许多倍,触发点在于他对情感承诺的深层焦虑。”
他特别看向董姝予,语气肯定地补充道:“重要的是,这种反应模式是大脑在特定压力下的‘应急方案’,并非不可改变。它提示我们需要帮助毕朝卓在感到压力时用更健康的方式‘降载’和‘重启’,而不是让这套应急机制自动启动。这是接下来咨询中可以重点学习和训练的。”
我感觉董姝予听懂了,因为等刘医生说完后,虽然董姝予脸上仍带着疑惑,但她不时望向我的眼神中明显带着心疼,那眼神让我想起了重生前我在外面做生意赔了后,老妈看我的眼神……
刘医生示意我离开沟通室。在走廊角落,他神情郑重道:“我需要单独评估你女朋友参与咨询的意愿,过程中会向她说明评估报告里的核心问题,比如情感承诺压力下的躯体化反应、你的思维逻辑特点以及情感认知模式......”
他直视我的眼睛,寻求明确确认:“你对此有顾虑吗?或者,你希望我回避哪些具体信息?”
我回想之前报告内容都给董姝予都看过,便说:“不用隐瞒,既然让她参与,如实告知即可。”
刘医生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笑意,抬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再次赞许道:“你这态度其实比我第一次见你时候改善了很多,其实就应该这样,可能确实遇到了前天的突发情况,我现在对你的整体详细评估还没完成,但初步拿到的基础结果来看,你量表的各项指数显示,除了焦虑水平有所上升外,其他项都表现良好。而且按照我的经验来看,你焦虑提升也是因为前天晚上的突发情况引起的。”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迟疑着问道:“关于那次中断的催眠治疗……”
听到刘医生再次提起催眠,我不禁想起上次催眠的经历,心头一紧,脸上也不由露出歉意。
刘医生立刻捕捉到了我的反应。他没有追问,也没有丝毫的不悦,只是理解地点点头,眼神温和而包容:“我明白了。没关系,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有效的方法可以尝试。”
他语气轻松了些,带着安抚:“你先在这里稍微休息一下,放松放松。我去和她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