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吉印象 作品

第343章 投资考察(第2页)

回到家里,又把智奇科技的事情告诉江夏。

江夏想了一下,说道:“固态电池是未来的趋势之一,但是行业内对它的可行性都怀着保持意见,咱们一次性投入五千万巨资,不担心打水漂吗?”

沈林风笑了笑:“我也担心啊,不过风险越大鱼越贵嘛。所以我才跟他们说,明天要去智奇科技考察之后再进行评估。其实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公司的各项制度是完善,而且财务上也没有什么问题,研究成果差不多能够在预期内实现量产,咱们花五千万搏一搏又怎么样?”

“你知道的,目前国内真正有能力做固态电池的公司,可以说一家都没有。大家都在研究,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成功。即使特斯拉,也不敢明确上市时间啊。他们竟然敢说2026年量产,可能还是有点东西的。一旦研发出固态电池,咱们五千万的投资就太值啦。”

江夏点头:“你讲的也有道理,那就先去看看呗。”

风险投资就是这样,尤其融资越靠前的,风险就越大。王华清作为智奇的天使投资人,投入的三千万投资资金,好像也才弄到百分三十二的股份。

这次融资,估计还会稀释一部分出来。

沈林风知道王华清是一个谨慎的人,如果明天去考察的时候,他能通过财务查询到王华清投资的事实,而且智奇科技的各项指标也比较正常的话,也不介意陪着王华清冒险一场。

五千万虽多,可收益也非常吸引人啊!

沈林风向江夏展望着固态电池问世,将会给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就忍不住豪气顿生,“想一想,固态电池可以量产,基本上就能完全替代或者秒杀其他电池,哪怕是目前数一数二的锂电池公司,咱们也照样能横推和碾压。”

“现在,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短板就是巡航能力和锂电池安全问题。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最大的担心就是电池的巡航能力不行,或者开几年以后,又要花一笔钱换电池。而且随着电池的老化,它的巡航和自燃问题也是大家最担心的。”

不要沈林风过分强调,江夏也知道固态电池若能量产,绝对是一骑绝尘的存在。别说大量新能源汽车公司要争相购,它甚至会改变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

目前,大部分消费者之所以依然力挺燃油车,关键还是新能源汽车不够给力啊。比如巡航能力差,锂电池不安全,智能驾驶不成熟等等。

其中关键的两项,就涉及到电池问题。

当然,风险也是巨大的。

沈林风自己也知道,市场上也有很多打着研究固态电池幌子的科技公司。他们本身没什么研发能力,主打的就是能拐就拐,能诳就诳,专门收割风险投资者。

第二天,沈林风便带着投资公司的一名财务经理,以及投资专员来到智奇科技。

刘维奇、戴永林、张永智和王华清早已等在原地,寒暄过后,便进入正式考察阶段。沈林风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跟着大家参观一下智奇科技的研发办公室,熟悉一下研发团队,并初步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然后就是查看相关资料,包括财务状况等。

智奇科技的管理还算非常完善的,财务上也没有什么问题。

沈林风特意专注一下,确定王华清的确有投资资金进账,心态上便更倾向于投资。

不过,他也没有立即表态,承诺回家评估一番之后,三天内给出答复。毕竟,投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沈林风还要听一听财务经理和投资专员的评估态度。

三人回到公司,便开始商量起来。

财务经理万青青说:“他们的财务还是非常规范的,问题不大。”

投资专员韦忠文有些吃不准,“我个人认为,风险还是挺大的。毕竟他们展示出来的成果,并不是完整的固态电池产品,所以不代表这个项目就一定会成功。五千万投资资金,还要经过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考验,中间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

两人这么一说,沈林风便有些犹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