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吉印象 作品

第318章 工作转移(第2页)

翱翔无人机抓住中东的市场机遇,狠狠的赚了一大笔之后,开始从中低端无人机的生产制造,扩大到覆盖整个产业的生产,他们现在不仅有中低端无人机,也有高端无人机。

甚至某些无人机的关键零配件,翱翔也在尝试自主研发,自行生产。

毕竟有钱了嘛。

这个理念的提出,是来自于沈林风。

他在某次喝茶的时候,跟刘飞翔和尹志明建议,不要永远躺在安乐窝里,把翱翔无人机定位成一个组装工厂,而要积极寻找机会,追求技术突破。

怎么突破?

自然是一边利用现有的资源,扩大无人机的市场,一边投入到研发中去。

科技总是向前发展的,光是一个组装工厂的生产模式,早晚要被行业淘汰掉。因为组装谁都会干,你没有核心的技术,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研发能力,人家想甩掉你太容易了。

沈林风延伸当初林德昌说过的话,建议刘飞翔和尹志明牢牢把握市场的同时,要舍得投入,死磕技术寻找突破的机会。

在无人机领域,大疆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可是老大也需要衬托啊,咱们干不过老大,但是可以争一争老二老三嘛。

哪怕经过努力以后,老二老三的地位也搞不下来,至少咱们有了生存的技术和手段,可以凭借良好的组装质量,以及自身过硬的核心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为了说服两位股东朋友,沈林风引章据典,把国内曾经遇到问题一一列举。

这些年来,他读过大量人物传记,了解到咱们国家改革开的以来的很多历史历程,也知道关于自主研发和一切照搬外国技术的争议。

当初有人主张自主研发,有人主张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努力发展,抢夺市场,后发赶超。

历史证明,依赖外国人是错误的,人家最先进的技术使用捂着不动,必要的时候放出来超越你,关键还是不是可逆脖子,让你连都呼吸不自由,行动更不自由。

想一想当初被称为行业教父的那些人,现在却被钉在改革历史的耻辱柱上。

沈林风认为翱翔无人机也是如此,必须有核心技术。

刘飞翔性格大大咧咧,只想赚钱,长期的赚大把的钱。只要搞到钱,长期稳定的搞到钱,他就舍得投入,并不关心行业大计和国计民生。

尹志明则不同,他本身就是无人机设计专业的,毕业985名校,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是太大。相对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他更喜欢追求技术的突破。当翱翔无人取得一定的市场,满足他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他的兴趣点又回到技术上。

因此,尹志明非常赞同沈林风的观点。

刘飞翔没有一点挣扎,跟着直接干。

反正他只要挣钱。

这种简单的思想观念,让他跟沈林风和尹志明相处得一直很好。

因为大家的理念并不冲突啊,投入研发的目的,本质上就是为了长期稳定的赚钱!

虽然尹志明的理念认为,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搞技术突破。但是沈林风能够中和两人的观念,把赚钱和研发相辅相成,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论加以阐述,告诉两人不要管吃饭是为了活着,还是活着是为了吃饭,总之要好好吃饭,好好活着。

奇怪的是,两人也听得进去。

沈林风现在活得很滋润,每天在接待和喝茶中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又完成一桩桩生意。

因为空闲,他还有大把的时间更新短视频,搞直播。

主打的就是消停一头,热闹一头,一点也不耽误挣奶粉钱。

珠三角有的是产品,自从沈林风来到深圳,便让团队负责选品,准备做一些除了汽车改装和无人机之外的电子产品,丰富一下直播间的带货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