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季秋 作品

第506章 改革之争(第2页)

户部尚书陈显立刻出列支持邓洵武,他的脸上写满了真实的焦虑,捧着笏板的手似乎都有些微微颤抖:“官家!邓知事所言句句属实,字字泣血!国库虽尚有积存,然两面作战,消耗已是极巨,寅吃卯粮之处比比皆是!”

“若再启动这般大规模的兵制革新,人员迁徙、装备改制、衙署设立、新增犒赏,何处不需用钱?臣恐怕,不到半年,国库便要捉襟见肘,各地仓场为之一空!”

“届时,莫说革新,恐连前线将士的粮饷、京官百官的俸禄都难以及时供给!若激起兵变民乱,其祸更速于外患!请官家三思!万万三思!”

朝堂之上,形势顿时明朗。

蔡京一党借祥瑞和刘然之言,高举革新强军、绍述新法大旗,气势汹汹;

郑居中一系则痛斥其虚耗国帑、动摇国本、别有所图,坚决反对;

而邓洵武、陈显等务实派,则从边防危急和国库空虚的现实出发,主张暂缓,忧国之情溢于言表。

三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支持蔡京的如门下侍郎郭薛、开封府尹王革等人,纷纷出言,强调天意不可违,革新势在必行,岂能因循守旧;

支持郑居中的如尚书右仆射刘正夫、尚书左丞张康国等,则引经据典,驳斥革新之弊,指责王黼等人包藏祸心;

还有一些官员则附和邓洵武,忧心忡忡于西北危局,恳求稳妥为上。

殿内一时唇枪舌剑,气氛热烈如鼎沸。

绯袍紫服的身影在烛光下晃动,笏板起落,声音或激昂或沉痛,交织成一曲纷乱的朝堂交响。

然而,在这纷乱的争论中,有两个人显得格外沉默,他们的沉默,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引人注目。

一个是高俅。这位殿前司太尉,掌管着京畿最核心的军事力量,此刻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置身事外,老僧入定。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微微眯起的细缝眼睛里,偶尔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精明计算的光。

他在计算,计算着风向,计算着利弊。

蔡京的革新若成,必然要动禁军的蛋糕,高家那些吃空饷的进项、倒卖军械的油水恐怕要受损,但或许也能借此机会,将手伸向边军的利益,甚至在这个新设的衙门里分一杯羹;

若败,则蔡京威望受损,或许自己可以渔翁得利。

而最关键的是官家……

官家那白玉珠旒之后的心思,究竟如何?

另一个,则是端坐于百官前列,始终未曾开口的太师蔡京。

他仿佛对眼前的争吵充耳不闻,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既无对王黼率先发难的赞许,也无对郑居中激烈反驳的恼怒,更无对邓洵武沉痛劝谏的动容。

他只是静静地坐着,如同深渊。只有那些极其熟悉他、且站得足够近的人,才可能隐约注意到,他那宽大朝袖之下的手指,正有节奏地捻动着一串冰凉的墨玉珠。

他的沉默,并非无话可说,而是时机未到,更是身份使然。

他在等待,等待火候,也在等待御座上那位的反应。

更重要的是,他支持此议的深层动机,远非王黼所言的“革除积弊”那般简单直白,也绝非郑居中所能轻易驳倒。

他之所在,图谋甚大,却又必须深深地隐藏在为国为民、绍述新法的旗帜之下,小心翼翼地避开那条绝不能触碰的红线,军政实权。

赵佶高踞御座,俯视着下方争吵不休的臣子们。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被这嘈杂的争论扰了清静,显露出一丝明显的不耐。

赵佶的目光掠过激愤的郑居中,掠过沉默如山的蔡京,掠过忧心忡忡的邓洵武,又扫过噤若寒蝉的百官。

这些争吵,在他听来,远不如一幅画的笔墨韵味来得有趣。但他毕竟是皇帝,深知此事关乎他的江山。

终于,他轻轻抬了抬手,动作优雅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疲惫。

侍立在御座旁的内侍省都都知梁师成,那双时刻留意着官家丝毫动静的眼睛立刻捕捉到了这个信号,立刻上前一步,运足中气,尖声宣道:“肃静——!”

如同沸汤泼雪,大殿内所有的声音瞬间被掐断。

争吵的面孔迅速收敛表情,所有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了那九重御阶之上,屏息凝神。

赵佶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和不易察觉的厌倦,却有着决定一切的威严:“兵者,国之大事。刘然所陈,有其见地。诸卿所议,亦有其理。然兹事体大,非一朝一夕可决,更非殿上争辩可定。”

他顿了顿,目光淡淡地扫过蔡京和郑居中,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此事,交由枢密院、中书门下、三衙及户部有司共同详议,各抒己见,权衡利弊,拟定详实条陈再奏。眼下之急,仍在西北防务与西南平乱。邓洵武、赵遹处之军报,需即刻议处,不得延误。”

他没有肯定任何一方,也没有否定任何一方,只是将事情暂时搁置,推给了

这看似和稀泥的处置,却让蔡京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而郑居中和邓洵武的眉头则锁得更紧。

交给。

“退朝——”梁师成的尖嗓音再次响起,拖长了调子,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朝争画上了一个暂时的休止符。

百官依序躬身行礼,然后鱼贯而出。

方才还激烈无比的争论仿佛骤然被掐断,但每个人都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真正的较量,将在那详议之中,在紫宸殿外的各个角落。

在政事堂,在枢密院,也在尚书省乃至某个大人的府邸书房里继续展开,甚至会更加激烈和赤裸。

蔡京缓缓起身,动作不疾不徐,与身后的余深极快地交换了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眼神,然后面无表情,步履沉稳地率先离去。

郑居中与邓洵武、刘正夫、张康国等人则自然而然地聚在一处,一边向外走,一边低声急促交谈,面色无比凝重。

高俅悠然整了整自己的衣袍,脸上瞬间堆起惯常的和气笑容,与几位同样沉默观望的武官说笑着向外走去,仿佛刚才那场关乎天下兵马的争论只是一出与己无关的戏文。

王黼快步追上蔡京的步伐,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与热切,仿佛急于解释什么,又像是要聆听新的指示。

梁师成悄无声息地搀扶起驾的赵佶,目光在与几位重要大臣交错时,留下一个难以捉摸、意味深长的微妙表情。

皇城的天空,不知何时已阴云密布,沉闷的雷声在远处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