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梦舞轻歌 作品

第215章 孝女刘鹛(第2页)

韦睿点头领命,身形挺拔,快步上前。他身着一袭青灰色长袍,腰间佩剑,气势凛然。他用手臂轻轻推开围观的人群,挤进圈内,目光随即落在一个令人心酸的场景上。地上跪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女,衣衫褴褛,单薄的身子在微风中微微颤抖。她的面容憔悴,双眼红肿,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痕,显然已经哭了许久。少女身旁,一张破旧的草席裹着一具瘦弱的躯体,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气味,令人不忍直视。草席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用鲜血写着“卖身葬母”四个大字,字迹歪斜颤抖,却刺痛了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人群中有人低声叹息:“这孩子真可怜啊……”也有人冷眼旁观,甚至嗤笑道:“卖身葬母?谁会买这么个瘦弱丫头?”

韦睿站在人群中央,心中泛起一阵酸楚。他低头仔细打量少女,见她双手紧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瘦削的肩膀微微颤抖,神色悲戚中透着无尽的绝望。她的眼神空洞,却又隐隐带着一丝不舍,仿佛在凝视草席下的母亲,不愿放手。韦睿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忍。作为赵希若的护卫,他的职责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但他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久久无法平静。他转身挤出人群,回到赵希若身边,低声禀告:“公主,是个卖身葬母的少女,约莫十三四岁,旁边是她母亲的遗体。”他的声音低沉平稳,却掩不住一丝沉重。

赵希若听后,沉思片刻,目光越过韦睿,落在远处那个瘦弱的身影上。她的眼神柔和下来,心中泛起一股怜悯。她低声道:“这孩子怪可怜的,咱们不能不管。”她的语气虽轻,却透着坚定。小寒站在一旁,闻言点头附和:“公主说得是,不如帮她一把?”小寒是个活泼的丫头,此刻却也收敛了笑容,眼底多了几分柔情。赵希若嗯了一声,带着韦睿、小寒和小圆三人缓步走上前。

赵希若站在人群前,气质高雅,一身淡紫色长裙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她朝小寒使了个眼色,小寒心领神会,走上前,蹲下身轻声对少女说:“小姑娘,你别怕,跟我们走吧,我们会帮你安葬你的亲人。”她的声音温柔,像春风拂过,试图安抚少女紧绷的心弦。少女刘鹛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小寒,瘦削的小脸上满是泪痕。她抽泣着开口,声音颤抖却清晰:“这位贵人,小女子名叫刘鹛,小女子想卖身五两银子,好让我娘亲入土为安,贵人可否?”她的语气带着乞求,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对未知的恐惧。

小寒愣了一下,随即温柔地点头,柔声道:“可以的,你且宽心,我们会帮你。”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让刘鹛紧绷的神经稍稍松懈。刘鹛止住哭声,点了点头,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善意有些不知所措。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感激,但更多的是茫然,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得到帮助。韦睿见状,上前一步,沉声道:“诸位,此事我等已接手,请散了吧。”他的声音威严有力,带着不容商量的气势,围观者面面相觑,渐渐散去,留下空荡荡的街角,只剩刘鹛和赵希若一行人。

人群散去后,韦睿快步走到街边的福寿行,敲开店门,与掌柜低声交涉。掌柜是个面容和善的中年男子,听说此事后,连忙点头应允。不一会儿,一辆简陋的马车吱吱呀呀地驶来,车上载着一副薄木寿材,木料虽不名贵,却也结实耐用。韦睿指挥福寿行的伙计将草席裹着的遗体小心翼翼地搬上寿材,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亡魂。伙计们低头忙碌,木板与地面摩擦发出低沉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木香。

刘鹛站在一旁,双手紧握,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泪水又止不住地涌了出来。她低声呢喃:“娘,您别怪我,只能这样了……”她的声音细若蚊吟,却饱含无尽的悲伤与无奈。韦睿站在不远处,听在耳中,心中酸涩,却只能沉默以对。他转过身,背对刘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赵希若、小寒和小圆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小寒低声道:“公主,这孩子怪可怜的,咱们得好好帮她。”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显然被刘鹛的遭遇触动。赵希若点头,目光坚定:“嗯,先把她母亲安葬了,再问问她家里的情况。”她的语气平静,却透着决断。小圆咬着唇,眼眶微红,小声道:“她跟我差不多大,却要受这种苦……”她的声音颤抖,带着几分感同身受的难过。赵希若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小圆的头,安慰道:“别难过,咱们能帮多少是多少。”三人商议后,决定先回山庄休息,让韦睿留下处理后续事宜。

马车吱吱呀呀地启动,朝城外义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低沉的声响,夕阳西沉,天边染上一抹橘红。刘鹛紧跟在后,步履蹒跚,瘦弱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韦睿骑马跟在一旁,不时回头看她,见她脸色苍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便翻身下马,从腰间取下一壶水递给她:“喝点吧,别累坏了。”他的语气虽平淡,却透着关怀。刘鹛接过水,低声道谢,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她的眼神却始终离不开那辆马车,仿佛那是她与母亲最后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