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肉的马 作品

第325章 卡在审批表里的玉米

王磊刚要出去打电话。

李军叫住了他。

“告诉他们,不用带礼品,也不用摆宴席。

“我们吃工作餐,就用他们当地的食材,看看能不能当我们未来的饲料原料。”

刘局长在一旁听得直点头,等王磊出去了,才小声说:“李总,您这招太高了。

“现在这些穷县,就怕我们嫌他们条件差,您这么一说,他们肯定把家底都亮出来。”

其实华县同样也穷。

只不过他觉得锦秀天养猪业(新公司名),放在华县。

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李军没接话,只是望着窗外。

县城的街道上,几个穿着校服的孩子正追着一辆卖冰棍的三轮车跑,笑声顺着敞开的窗户飘进来。

他想起昨天在青石县看到的场景:黄土坡上的土坯房,墙皮裂得像老人脸上的皱纹,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姑娘蹲在路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圈,旁边放着半筐刚挖的野菜。

“商平,”李军突然开口,“我们的养殖场建成后,能不能在每个场子旁边建个饲料加工厂?就用当地的玉米、大豆,让老百姓把粮食卖给我们,比他们自己运到县城卖能多赚点。”

这时,肖爱国的二级秘书赵雅忽然说:

“我们肖总在老鹰国、巴东、阿大庭、塔克拉玛干有几十亿亩农田。”

“我们有充足的材料。”

“我和肖总聊过,他建议是多用当地的原料。”

“才能起到拉动当地经济的作用。”

赵雅不说话了,她只是提醒。

商平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何止啊。还能建有机肥厂,把猪粪处理成肥料,再卖给当地的农户种庄稼,这不就形成循环了?”

正说着,王磊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举着手机:“李总,望江县县长说,他们现在就带着土壤样本往这赶,连夜做检测;

“玉树县那边,书记说要骑马翻越唐古拉山,保证周一准时到!”

李军拿起那份画满红圈的地图,突然觉得这张纸变得沉甸甸的。

一千万头猪,十个养殖场,背后是几十万农民的生计,是一条条从贫困到富裕的路。

他想起肖爱国在签约时说的话:“养猪场建在哪,不只是选地,是选未来。”

但李军的选址名单刚敲定一半,就遇到了大麻烦。

李军一个电话被叫到省里,一位来自四九城的农业部助理对他说:

“李军同志,”

“你们规划的十个饲料厂,有六个选址在粮食主产区,这不符合我们‘口粮优先’的原则。”

李军捏着笔的手紧了紧,面前摊着的饲料原料采购表上,黑龙江的玉米、山东的豆粕、河南的麸皮,都用红笔标好了运输半径。

“我们的饲料配方经过优化,用的都是非主粮作物,而且会在当地建仓储基地,反哺农户”

“反哺?”,

“我这里有举报信,说你们在南县强征粮田建饲料厂,每亩地只给青苗补偿,这就是你说的反哺?”

李军心里一沉,南县的饲料厂选址明明是荒滩改造成的工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