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养猪是意外(第2页)
最激进的是《太空报》,红色标题像道闪电劈在版面上:“警惕!‘天顶计划’正在太空圈地!
28 颗卫星只是开始,肖爱国的星链终将变成扼住地球喉咙的枷锁!”
配图是用电脑合成的卫星群包围地球的画面,箭体上的锦绣软件 logo 被涂成了血红色。
文章警告:“当一个人能让 28 颗卫星同时转向,他就能让某个国家的通信系统在 3 秒内瘫痪 —— 这不是探索,是太空霸权的宣言。”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带着典型的美式焦虑,头版左侧是肖爱国举着勋章的照片,右侧是 nAsA 局长紧锁眉头的特写,标题是:
“从 0.3 米误差到 47 秒提前分离:我们是否正在失去太空主导权?”
内页详细分析了星链的军事潜力,甚至猜测这些卫星能在战时变轨,撞毁他国航天器:、
“锦绣软件的程序员或许没意识到,他们写的分离算法,可能成为未来太空战的第一枚子弹。”
而《大华国科技报》则选择了更宏大的叙事,头版通栏标题是:“从算盘到星链:三代科研人用 70 年走完的‘通天路’”。
文中把张教授的铜奖章与美华王国的黄金勋章并置,细数着从 1950 年代的手摇计算机,到如今的星载通信模块:
“当李薇按下分离按钮时,她按下的不仅是提前 47 秒的指令,更是一个文明对宇宙的集体回应 —— 我们来了,带着所有角落的声音。”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镜头对准了发射场周边的抗议人群,画面里有人举着 “太空不是私人领地” 的标语,有人焚烧肖爱国的画像。
记者站在抗议者与庆祝人群的中间地带,背景里一边是欢呼的科研人员,一边是举着反战旗帜的环保人士:
“有人说这是‘人类探索事业的黄金时代’,也有人警告‘太空殖民的潘多拉魔盒已被打开’——28 颗卫星的光芒里,藏着人类永恒的矛盾:对未知的渴望,与对失控的恐惧。”
《明镜周刊》的报道则是严谨与忧虑,标题是:“每颗卫星都是一把双刃剑:当 28 颗‘天顶星’悬在头顶,我们该庆祝还是失眠?”
文章列举了星链可能引发的太空垃圾危机、轨道资源争夺,甚至计算出 “按此速度,20 年后近地轨道将挤满 10 万颗卫星,天文观测将彻底沦为泡影”。
但结尾又不得不承认:“当非洲难民第一次用卫星电话联系上救援组织时,所有的担忧都显得苍白 —— 或许,人类就是在这样的矛盾里,一步步踩向星空。”
最夸张的是《阿三教徒报》,他们用宗教般的口吻写道:“肖爱国不是企业家,是当代普罗米修斯。
他从宙斯那里偷来的不是火种,是让信息自由流动的神力。
28 颗卫星就是 28 根光绳,把地球拴在了更光明的未来。” 配图是经过特效处理的画面:肖爱国站在发射架顶端,身后的星链化作翅膀,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天神。
然而,发射一周后,发生了更夸张的事。
ps.有人能想到下一步是要做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