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共赢(第2页)
“”绝对不能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会议结束后,索菲娅拿着一份文件进来:“这是马省长的秘书刚带过来的,说是他们草拟的《大贵省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
“里面提到要在明年年初开通‘贵阳 - 遵义’的电动大巴专线,作为示范线路。还说想请您到时候去剪彩。”
肖爱国翻看了几页,方案里不仅有大巴置换计划,甚至连老百姓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都写进去了 —— 买福马电动车,省里额外补贴车价的 10%(不含国补)。
“他这是把我们的品牌绑在他们的政策上了。”
肖爱国放下文件,“不过也好,政策绑得越紧,将来其他省份想抄作业,就越绕不开我们。”
傍晚时,马德才的电话直接打到了肖爱国手机上,背景音里能听到鞭炮声:“肖国王,跟您说个好消息!
我刚在毕节开完会,当地老百姓听说要建电动车工厂,都来送锦旗了!说我们给他们带来了 jobs(工作)!”
肖爱国笑着说:“那您可得好好建工厂,别辜负了老百姓的期待。”
“一定一定!” 马德才的声音透着兴奋,“我刚跟交通厅定了,下个月就先换二十辆电动大巴跑贵阳到毕节的线路,您到时候有空来坐坐?体验体验我们大贵省的电动大巴!”
“有机会一定去。” 肖爱国说,“对了,那二十辆车,我让工厂加个配置 —— 座椅换成真皮的,空调调得足一点,让老百姓看看,电动车不光省钱,还舒服。”
挂了电话,肖爱国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忽然对刘小莉说:“你说,十年后再看今天,会不会觉得,大贵省这一步,是整个大华国新能源革命的起点?”
刘小莉想了想:“说不定。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能留下点什么。”
索菲娅走过来,手里拿着几张机票:“马省长让人送了张机票过来,说是请您下周末去贵阳,参加他们的新能源产业座谈会。”
肖爱国拿起机票笑了:“这是怕我反悔啊。行,我去。”
“正好看看他们的准备情况,顺便…… 再跟他谈谈电动公交车的事。”
“索菲亚,你去订机票吧,我们团队这几张机票可不够。”
夜色渐深,研究中心的灯还亮着。毕节工厂的设计图正在电脑上修改,充电桩的物流清单在打印机里吐出。
大贵省的地图上,越来越多的红点被标出来 —— 那是未来充电桩的位置。
一场由电动大巴引发的变革,正在悄然改变着这个省份的命运。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夏天,一次看似偶然的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