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震惊全球
1995 年 3 月 18 日清晨。
香港的雾还没散,肖爱国已经站在福马汽车的车间里。
他手指敲着刚下线的福马 e1 型轿车引擎盖,金属表面映出他鬓角新添的白发,嘴角却挂着一丝运筹帷幄的笑意。
“肖总,首批五十台已经通过欧盟认证。”
总经理赵卫把一份烫金证书递过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兴奋,
“咱们的锂电池专利证书也刚从日内瓦寄到,国际专利局那边确认,这是全球首个车用圆柱锂电池组的完整技术专利。
“肖总您现在把镍价 500 万美元一吨,锂价 800 万美元一吨,在这个价格下,所有潜在对手都被打懵了。”
“我听说大田在大幅的减配。”
“用最便宜的钢材(现在也是),用有毒的沙发(现在不确定,有些车企是用了有毒材料)。”
“用能用上最便宜的材料。”
“也大幅把电池的性能降低。”
“并试图把车降到6.8万美元一辆。”
“我估计在五年内,我们是唯一一个有合适利润的电动汽车品牌。”
“不过,我们才卖2.8万美元。”
“是不是太便宜了?”
肖爱国摸了摸下巴,理了理并不存在的胡子。
“算了,还是2.8万吧。”
“我们又没准备从汽车上赚多少钱?”
“我又不缺钱。”
赵卫国在心里吐槽:“还有谁开公司不是为了赚钱的?”
但肖爱国搞新能源还真不是为了从汽车上赚钱。
肖爱国接过证书, “专利号 pCtcn95/00012” 的烫金字样上轻轻摩挲着,忽然笑出声:
“前几年索泥的人还鼻孔朝天地说我们抄他们的消费电子电池技术,现在该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开拓者。
车间里突然响起金属碰撞声,马来西亚籍工程师阿米尔正蹲在车底调试线路,他摘下安全帽,露出被汗水浸湿的头发,语气里满是钦佩:
“肖生,充电器兼容性还是有点小问题,香港的电网频率比美林王国高 5 赫兹,不过您放心,我们肯定能搞定。
“对了,财务部刚算完账,咱们的电池用了产业园共享的专利,成本又降了 3%,。”
“让德国工程师团队连夜改程序,必须在发布会前解决。”
“没问题,现在的使用肯定没问题。”
“以后真正在各国上市时,就要以各国的电网频率来修改。”
肖爱国俯身看着车底那组银灰色电池组,眼神坚定,“1991 年索泥推出首款商用锂电池时,谁能想到六年后能塞进汽车底盘?”
“但他们的专利只到 3Ah 容量,咱们这组 200Ah 的,可是独一份。”
“更别说咱们垄断着资源,这才是最硬的底气。”
“不管是谁,成本只可能比我们高一大截。”
“会不会我们的竞争对手,以反垄断告我们?”
“我们的矿产出货价还不是由我们来定?”
“大不了,所有的资源都经过 华美那边。”
“那边的价格是不是合理,还不是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