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第2页)
然其动作却被怀信侯察觉。怀信侯老谋深算,非但不戳破,反而将计就计,利用成柱儿放好的黑火,暗中调换部分至平昌侯蒲团之下,意图借刀杀人,让平昌侯自食恶果,同时自己则准备金蝉脱壳。此为黄雀在后!
可叹怀信侯千算万算,却未能算准自己安排的后手竟会失效!他以为能安然脱身,却不料自己蒲团下的杀器份量纹丝未动,最终与平昌侯一同遭了重创!此乃黄雀之失算,亦是天意弄人!”
说着,他目光转向“昏迷”的裴琰方向,意味深长道。
“至于信王殿下,此局种种,他恐怕早已了然于胸。然其深谙韬晦之道,并未直接干预破坏任何一方布局,只做了一件事,便是令其暗桩精准削减自己蒲团下七成黑火。此乃隔岸观火之高明!故两位侯爷伤势惨重,至今昏迷,而信王殿下却是福泽深厚,尚能支撑着将前因后果诉说分明,直至恰到好处地力竭昏倒。这份恰到好处,岂非妙极?”
“康王,慎言!”
太后可不准有人把这盆脏水扣到裴琰头上,忙出言为其找补。
“此皆系下贱奴才一面之词,真伪难辨,岂可妄加揣测,污蔑亲王!信王亦是此案受害者,重伤在身,岂容尔等在此妄议!”
太后怒斥康王的声音还在殿梁间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殿内一时鸦雀无声,群臣噤若寒蝉,连康王也垂下眼帘,不再言语。
就在这时,一直条理清晰、沉稳叙述的恒王,脸上却罕见地掠过一丝极深的凝重。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比之前更加低沉,却清晰地穿透了这片死寂,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众人耳膜上。
“太后息怒,康王所言,虽有不敬之处,但,此事却也并未到此为止。信王尚非此案全貌。乃是六局中暗桩行事之轨迹,然则,那足以炸伤三位贵胄、搅动朝堂风云的黑火,究竟从何而来?此物管制森严,非寻常途径可得!”
恒王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几位重臣,最后,他的视线如有实质般,落在了谢夫人身上。
谢夫人心中一颤。
还真有自家的份儿?!
到底是谁栽赃陷害?!
“微臣在这其中,不光发现了靖远公府的手笔,更有,成阳伯府牵涉其中!”
得了。
所有人心都是一提。
这下,水越来越浑了。
而崔令窈轻轻抬眸,两人的视线,隔着惶惶不安的群臣与肃杀凝重的空气,于金殿之上,微妙无声地碰撞交缠了一瞬。
崔令窈垂下眸子。
所有人都拖下水了,这一局,才算真正有趣,不是么?
有人想独善其身,有人想金蝉脱壳,通通都得给自己好好脱一层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