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赤道的理论极限(第2页)
什么啊!
在军队里讲话,都是有一说一,不像李子玉说话这么飘的。
邝海无语,站在一边。
行,没狙击镜,看你要怎么打!
李子玉没有马上试枪,照例拆装了一遍赤道,熟悉一下保养维修的步骤。
邝海在旁,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只是玩拆装啊,难怪没安狙击镜。
这要是李子玉想凭肉眼打一千五百米外的靶子,首接可以称作枪神了。
“好了,我开始。”
李子玉一把就将赤道捞起,呈站立姿势,双腿微微分开。
!!!
干嘛?
神经病啊!
你还是没装狙击镜啊!
而且这赤道哪怕不是重型狙击,也不能这么连枪架都不用吧?
【目标距离,1503米,当前命中率56,请调整呼吸……当前命中率66,请将枪口上移0.23厘米……命中率99。】
对。
李子玉从来不是靠自己去瞄准,而是靠他的能力。
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是一次投资。
投资他的声望、投资他的人脉,投资他的底蕴!
怎么不能使用他的能力呢?
砰!
命中,九环!
一旁屏幕,马上弹出数据。 接着,李子玉接连开枪。
连绵的弹坑砸起远处山包的土灰,不用看电子仪器提供的数据,都知道李子玉没有打偏。
十枪,只有一枪是五环。
其他全在7到九环之间。
关键,是连着击发!赤道在非解放状态,是妥妥的一把连狙。
半秒出头击发一颗子弹,就是设计师最开始计划的理论数据。
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射击频率。
邝海作为主狙击手,感触极深,只剩下脑子嗡嗡的响。
“还是差了一点啊,打十环这么难。”李子玉皱了眉头,按道理说,不至于啊。
毕竟他的命中率是按十环为基准的,有一次命中率都飚到了百分百。
居然还是没十环。
这不科学。
看他样子,在场的人才觉得是最大的不科学。
肉眼,一千五百米,赤道,没有枪架,站立,连发……哪一个因素扔给别人,都得皱了大眉,必被说是不懂狙击。
可现在,这样的数据摆在面前,他们能说什么,瞪大了眼睛都开始要怀疑是不是现在还在做梦。
邝海猛拍旁边的马骁龙:“快,掐我!”
“啊我草!”
日哦!
不是做梦?
邝海不理解,且大受震撼。
“我说,有没有稳定器之类的东西,反正我不用狙击镜,能不能弄一个稳定器,让这把枪更稳一点?”李子玉问,对于枪械,他就是略懂,自然问他们了。
邝海木木摇头,稳定器有,但……也不是安在狙击镜的位置,就没有人这么做过。
他的脑子还沉浸在李子玉给的震惊风暴中,无法自拔。
等等!
不是!
你站着玩狙击,你跟我说稳定性不够,你就不会蹲着扒着吗?
邝海想吐血。
邝海如此,遑论其他人。
他们又不是门外汉,普通人也许拼命鼓掌喊着厉害牛逼,但对于他们,就是三观崩塌。
如果真有天才,那么就站在他们面前。
如果真有枪神,那么他一定是枪神里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