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感恩
“为什么不行?”祁云熙疑惑的望着他。
这其中考虑的事情有很多,上到国政下到百姓,所有人看不起商人的根本原因是,商人是通过剥削人来牟取利益的,这样的职业固化思维,就连国君都嗤之以鼻的思想,并且严禁商人之子参加科考。
这足以证明自私和贪婪是商人的固有标签。
所以如果某个人是以商人的身份推翻国家,重建王朝,那百姓的第一反应不是欢呼雀跃,反而是质疑这个商人皇帝会不会因为庞大了利益把他们给卖了,会不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财产奴役。
商人来统领国家,是不是会全都是利益?
“因为商人的目标是钱,是怎么获得更多的银两,而不会是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我问你,如果你是皇帝,你是打算把国家治理好,哪怕国库没什么余两,还是打算就这么放任下面的官员自行治理,然后把国库的银两赚的满满当当?”祁放问道。
其实这两个算是一个比较极端的问题,大离王朝的历史上有既把国家治理好,国库又充沛的帝王。只不过国库的填充是遇到了优秀的官员,明君配良臣。
“”祁云熙语塞,她觉得这两个都不好。
“或者你想鱼与熊掌兼得?”祁放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心思,目光灼灼的望着祁云熙:“小妹,你知道国君一天有多操劳吗?你真觉得治理国家和赚钱能同时进行吗?”
“”对喔,祁云熙幡然醒悟国君要是一天掰成两半使用倒还可能。
“这两个其一只能分给下面的官员,当年武昌王就是治理国家,而手下一位名叫良言的臣子,专攻财政,每年的国库收入,他几乎出了一大半的力气。我大离王朝,乃至天下已知皇帝,没有一个能做的像吴昌王这么厉害的皇帝了。”祁放认真的道。
祁云熙本来也就是想想,真让她去当皇帝,她可不愿意。
听到祁放这么说,果断的打消了想法。
商人的地位恐怕得等到信息时代才能提起来了,祁云熙惋惜不已,但又不得不觉得祁放说的很有道理。商人都是逐利的,不逐利的商人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古代的人们都看清了这个职业唾弃他,反倒的现代的人们开始崇尚这个职业了。
“但是小妹,你放心。你的客栈不会因为商人居住而被唾弃的。”祁放笃定道。
祁云熙前有解救大旱饥荒,后有天降大雨,再一个就是亲自去两县去制作防涝设施,再有就是祁云熙现在廉价贩卖过冬煤炭。
百姓们不傻,知道谁对他们好,这些东西完全能在墨县当免死金牌使用了。
所以祁云熙就算在墨县开设专属于商人的客栈,百姓们也只会选择纵容。
祁云熙不懂祁放为什么会这么说,她就只能理解为,她爹是县令,是墨县的土皇帝,她肯定是仗着了她爹的威风,所以别人敢怒不敢言。
她觉得理所应当,合理的不行,她喃喃:“因为爹吧?他是县令。”
祁放一愣,反应过来祁云熙说的是什么意思,无奈地笑了笑,轻轻敲了敲祁云熙的脑袋,“小妹,你可真是糊涂。你做的那些善事,大家都记着呢。这可不是爹的威风能做到的事。”祁云熙眼睛睁得大大的,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