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告状(第2页)
合宫觐见时,又出了那般大的纰漏,闹得众人看笑话。她娘家既未给社稷立功,又不像你年家,满门忠心,是皇帝倚重的肱骨之臣。
再者,她入宫时日尚短,资历浅薄。可皇上倒好,全然不顾其他人的体面,一门心思独宠她一人。再这么下去,岂不是把她的心思养得愈发张狂?成何体统!”
华妃听着太后话里夸赞她年家为肱骨之臣,心里乐开了花,脸上也难掩得意之色。
可瞧见太后脸上己然有了明显的怒意,她心里明白,今天来诉说的这事儿,火候己经差不多了。要是再继续添油加醋,万一惹得太后厌烦,可就适得其反了。
于是,她忙顺着太后的话附和道:“太后圣明,确实如此啊。皇上如此专宠,于后宫安稳、前朝影响都颇为不利呢。”
太后听她这么说,心里明白华妃此举背后的小心思,但也没太多心情再与她周旋。又随意跟华妃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表明:“这件事哀家知道了,过后会找皇帝谈谈,让他注意分寸。”
华妃一听太后答应出面干涉,顿时觉得心里有了底,暗自窃喜。
又在太后跟前恭敬地陪侍了一阵,见太后似有疲态,便适时告辞:“太后娘娘劳累,臣妾就不多打扰了,娘娘保重凤体。” 说罢,福了福身,带着宫女太监离开了寿康宫。
看着华妃出去,太后又对身边的竹溪说:“竹溪呀,这华妃今日来,打的什么主意,哀家心里清楚。不过皇上如今这般专宠,确实于后宫前朝都不利。”
太后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
一丝忧虑,“虽说华妃此举有她自己的私心,但这事儿也不能放任不管。你且去安排着,等皇帝来空下来,就说哀家有事找他。”
竹溪赶忙应道:“是,太后娘娘。奴婢这就去安排。娘娘您也别太忧心,保重身子才是要紧事。”
言罢,太后轻轻摆手,缓缓说道:“哀家知道,这后宫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皇帝刚刚登基,正是大权在握、意气风发的时候,容不得其他人违背他的意愿。
哀家虽为他生母,可这些年聚少离多,实则跟他感情很淡。为了避免我们两人之间的裂痕加剧,还是得想些办法,适时点拨他一二,省得我们闹得太僵,到时候影响到老十西。”
“而且你看此次甄嬛的这件事,皇后并未前来与本宫说明。
哀家可不相信,甄嬛如此得宠,闹得六宫皆知,背后没有她推波助澜。
估计她一看到甄嬛这张脸,就想着怎么利用甄嬛来跟你华妃争个高下。
她算盘打得倒是响,可身为一国之母,行事却不够大气果决,尽使些阴诡的小手段。
哎,到底是庶女出身,若不乌拉那拉氏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哀家是万万不会把她扶上皇后之位的,如今看来,当真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啊。”
“且宜修这人心思阴沉,自从大阿哥夭折后,就频频对府里有孕的女子下手。长此以往,皇帝子嗣凋零,等哀家百年之后,如何去面对列祖列宗?
况且,她如今坐稳了后位,手中权力更大,能用的手段必然比在王府时更加狠辣、更加多样。也不知道这批新进宫的秀女里,还能不能有平安生下皇室血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