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水车(第2页)

苏青青站在后山的玉米地前,弯腰抓了把土,发现土干巴巴的,根本捏不成团。

都半个月没下雨了,再这么下去,玉米的根根本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没法好好生长。

还有甘蔗,正常这时候应该长到20 - 30厘米高,可现在才10厘米左右。

玉米和甘蔗都得浇水了。

她自己那二十亩地倒不愁,能从空间买个太阳能抽水机来灌溉。

可村里其他人的地咋办?一桶一桶挑水,得到啥时候啊?

看来得造个水车备用。

苏青青赶紧下山回家,画了张水车的图纸。

郑秀雯现在每天也忙得很,早晚都要给孩子们上课。

苏青青在家没事的时候就负责做饭。

中午她做了一荤一素一汤,郑秀雯自从来了村里,胃口也渐渐大了,两大一小把菜是吃的精光。

吃完午饭,见孩子们又要上课了,郑秀雯和瑶瑶也都要忙。

苏青青便拿着图纸首接去了苏里正家。

村里人种庄稼都是一把好手,虽说玉米是新品种,但大家也看出缺水的问题了。

青青到苏里正家时,正好碰到苏里正父子俩挑着水桶准备去给玉米浇水。

苏里正看到苏青青来了,手里还拿了一张纸,便问:“青丫头,你拿的啥?”

苏青青走上前把图纸递过去:“大爷爷,我今儿去山上看了玉米和甘蔗,都缺水了。要是再等一周还不下雨,收成肯定受影响。所以我画了个水车的模型,做出来后,浇水又快又不用人挑,您看看。”

水车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靠链条带动的,像龙骨水车就属于这类。

另一种带筒轮,水力筒车就是这种。水车有齿轮、链条、刮板和装水的水斗。

它是通过水力冲击或者人力踩踏让立轴转动,带动竹筒循环上升,能把水从低处提到高处,不用额外烧燃料或者用电。

苏青青画的是筒车,这个设计一次能提5 - 8升水,能灌溉200多亩地。

苏里正不太懂这些,盯着图纸看得是迷迷糊糊。

他拧着眉头首接问道:“青丫头,这纸上的东西真能代替我们浇水?”

“嗯,可以的。”

苏青青接着就给他解释了筒车的原理。

苏里正听她一解释,便大概明白了,一下子激动起来。

“好啊,有了这东西,咱不用辛苦挑水,还能省时间,庄稼也能及时喝上水。”

苏青山听他爹这么说,也乐了:“还是青青聪明,有了这玩意儿,咱以后不用累得脱层皮了。”

苏里正摸着胡子,笑眯眯地说:“那是,咱们苏家的孩子,没一个笨的。”

“爹,那这水桶我拿回去了。”苏青山咧嘴一笑。

说完,把二话不说把水桶提进院子放下。

这水谁爱挑谁挑去。

苏青青想到村里有几家难相处的人,还是提醒道。

“大爷爷,虽说有了图纸,但做水车得花钱,这事还是让全村人一起商量。愿意用水车的,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不愿意出钱出力的,咱也不勉强,以后不让他们用水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