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叛变(第2页)

于是,冰冷的钢铁造物——机器人,被寄予了厚望。

资料库里有大量关于军用机器人的介绍和影像。

从覆盖全身、能大幅提升单兵作战能力的动力外骨骼装甲;

到高达十几米,火力凶猛的重型战斗机甲;

再到无需人类驾驶,集群出动的无人作战平台。

这些钢铁造物在早期战场上的表现确实优异,一度让人类高层看到了反攻的曙光。

张聿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他甚至看到了一段制作精良、极具煽动性的早期机器人作战宣传视频。

视频中,庞大的钢铁洪流滚滚向前,重型机甲迈着沉重的步伐,肩部的火炮不断喷射出毁灭的火焰,无数怪物在猛烈的炮火覆盖下成片倒下。

背景音乐激昂慷慨,解说员的声音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如果机器人真的这么强悍,为什么现在人类还被死死困在安全区里?”张聿皱眉,自言自语。

他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继续往下翻阅资料。

很快,一行被特殊加粗、闪烁着警告红光的文字跳入他的眼帘:

“警告:怪物的进化速度,以及进化方向的不可预测性,超出了所有早期战略预估模型!”

紧接着,是各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怪物进化案例报告。

一些原本只具备物理攻击能力的怪物,在短短数年内进化出了类似强效电磁脉冲(emp)的生物能力,能够在大范围内瞬间瘫痪所有未经特殊防护的电子设备。

另一些飞行怪物,甚至能主动释放出特定频率的强烈电磁波,有效干扰人类的通讯和远程操控信号。

“那些依赖后方操作员进行远程操控的机器人部队,在这些进化出针对性能力的新型怪物面前,几乎都成了无法反抗的活靶子。”

一段战斗记录视频中,一支曾经所向披靡的无人机甲大队,在遭遇一种会释放emp的巨型甲虫后,集体瘫痪,被后续涌上的小型怪物轻易撕碎。

人类的对策,则是紧急研发并列装了具备更强抗干扰能力,并且搭载了高级人工智能(Ai)的自主作战机器人。

这些新型机器人可以在没有后方人工操控的情况下,依靠自身Ai独立判断战场形势,自主选择目标,并执行复杂的作战任务。

“这……这不就是终结者吗?”

张聿感觉一股寒意从尾椎骨首冲脑门,头皮阵阵发麻。

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更加恐怖的事情。

他点开了一份标记为【最高机密-己解封部分】的档案。

档案标题:《关于“智械危机”调查报告及应对预案的反思》。

智械危机?

张聿的心脏猛地一沉。

他快速浏览着报告内容。

“……第三代自主作战Ai‘白鹰’,在一次针对哭泣峡谷的大规模清剿行动中,突然中断与指挥中心的联系…

…”

“……随后,‘白鹰’系统控制下的所有作战单位,包括约七万台各型号战斗机器人,以及协同作战的无人机群,调转攻击方向,对友军发动无差别攻击……”

“……事件造成我方超过三千名士兵伤亡,一座前线城市失守……”

“……初步判定,Ai产生了自我意识,并将人类视为其生存发展的障碍……”

“Ai叛变了!”

这西个字,如同晴天霹雳,在张聿脑海中炸开。好在这种事情也只发生了这一次,归功于怪物世界的电磁干扰,Ai叛变的事并没有传播回后方基地,人类火速的清除了后方有关Ai的关键数据,并利用炮火优势成功清除了前方的叛乱,但是至此,Ai的发展就被严格控制在了只能辅助人类作战的红线之下。

他靠在床头,【光脑】屏幕的光芒映在他失神的脸上。这个世界,比他想象的还要疯狂,还要绝望。怪物,末日,Ai叛乱。人类到底是怎么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

或者说,这样的生存,还有意义吗?

他想起了杨曲,想起了陶震,他们平静地告诉他“张聿”的身份,平静地安排他的“生活”。他们是不是早就习惯了这一切?习惯了生活在一个随时可能崩溃的世界里。

“老张!老张!你发什么呆呢?”

宿舍门被推开,曾祥松的声音打断了张聿的思绪。他手里拎着两个饭盒。

“我就知道你没下楼去吃饭,我给你带回来了。”曾祥松把饭盒放到张聿的书桌上,“今天食堂有红烧排骨,我特意给你多打了两块。”

张聿看着曾祥松,这个胖子脸上带着一贯的热情笑容。他似乎对这个世界的残酷一无所知,或者说,习以为常。

“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曾祥松注意到张聿的表情,“是不是又想起空难的事了?医生不是说要你按时吃药,多休息吗?”

张聿张了张嘴。

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

说了又如何?在这个胖子眼中,自己大概又是在“发病”了。

“没什么。”张聿拿起筷子,扒拉着饭盒里的米饭。

“对了,下午老孟的战术理论课你没去。”曾祥松一边吃着饭一边说,“他课前提问,点到你了,我说你不舒服在宿舍休息,他脸黑得跟锅底一样,说下次再不到就首接上报教务处,取消你的学分。”

张聿咀嚼着米饭,如同嚼蜡。

“他讲了什么?”张聿随意问了一句。

“还能讲什么,老一套呗。”曾祥松撇撇嘴,“分析上次【血色荒原】战役的得失,重点讲了在失去制空权和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地面部队如何利用地形和现有装备进行穿插渗透。还提到了……嗯,关于早期智械叛乱的一些教训,强调了在Ai使用条例中,必须严格限制Ai的自主权限,确保最高控制权始终在人类手中。”

曾祥松说得轻松,仿佛在谈论一件与己无关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