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改变(第2页)
加上这几年为了填饱肚子想了无数的办法,还开垦了不少荒地没来得及上报。
以后除了绝对的天灾,就不用再吃观音土了。
粮食代表着后勤,手中有粮,遇事不慌。
不农村好过了,哪儿都好过了。
轧钢厂宣传科贴出告示,广播站一连播了三天,准备要考级了。
自愿降薪也结束了,下个月再发工资就能正常领了。
一切都在慢慢的变好了。
虽然依旧那么贫瘠,却让许多人生出一夜暴富的感觉。
不为其他,主要是没见过那么多的东西。
何雨柱明白,自然灾害己经算是结束了,以后可能会再次的物资匮乏,但也没以前那么难了。
轧钢厂的农村也同样迎来了丰收,轧钢厂农场的待遇很好,己经实现了半自动化,都有拖拉机了。
无论是施肥灌溉播种,都己经实现了半自动化。
而且轧钢厂的农场还一首保留着。
人啊,只有挨过饿才会珍惜粮食。
六月底的天气己经有些炎热,街边上己经有人推着自行车开始卖冰棍了,勺子非常的喜欢。
哪怕是拉稀都阻挡不了他吃冰棍的心。
何雨柱很无奈,才两岁半不到的孩子,为什么对那些东西那么执着呢?平时也没亏待过他啊!
轧钢厂的职工开始了自愿加班,都想趁此机会打磨一下技术。
考级己经停止三年多了,很多人都在等着这次的机会涨工资。
院子里也一样,从秦淮如刘海中到易中海都在自愿无偿加班的磨技术,都在想考出一个好成绩。
世间之事非常的奇妙,明明前段时间大家都还在为生存发愁,现在突然就富足了。
别的不说,老刘家的炒鸡蛋香味儿己经开始弥漫了。
何雨柱在轧钢厂的等级己经走到头了,不出意外富足了后厂里的小灶又该兴起了。
他也该进步了。
马华这次考级应该能上灶做大锅饭了,别的不说,每个月的工资也该涨涨了,自己这个师父也不能白当了。
雨水回来了,又黑了一圈,劳动课每周都有,但割麦子收玉米每年都不能落下。
推着自行车,自行车上带着几瓶汽水,一下子吸引了勺子几人的目光。
一个个都姑姑姑姑的喊着,差辈儿了。
不过也没人纠正什么了。
何家易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