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战国末年最强碳基生物(第2页)
只有拿到前三排名的人才有特殊奖励。
如果前三之下,那就是高端的文房西宝以及一枚刻有他们名字的特制印章。
这些人以后都是文官,印章跟文房西宝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士兵手中的刀剑。
胡灵汐和魏纤纤坐在一起,旁边是胡婉清和吕不韦。
吕不韦的目光停留在下方中间区域,萧何察觉到吕不韦的目光后,感激的拱手一礼。
坐在芈启周围的老臣们突然问道:“相国可有些日子没有作诗词赋了吧?”
吕不韦笑着问:“诸位这是在考验我?”
他穿越以后学习过一段时间,略有文采。
吟诗作对也懂一些,不然怎么教嬴政和甘罗。
“臣等不敢。”芈启闻言脸色一变,匆忙起身道。
心中对周围一众老臣的行为感到很无语。
这群老家伙没事惹他干嘛,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夫君是有些日子没做诗赋了呢。”胡婉清拉了拉吕不韦的手,美目温柔的注视着他,轻声道。
“今天这么多年轻才俊在场,相国可不能推辞呀。”赵姬也跟着起哄。
“太后此言有理。”一众老臣齐声附和道。
“那诸位说,该以何为题?”吕不韦拍拍胡婉清的小手,起身来到中央的位置。
“臣等请太后定夺。”众人又将皮球踢给了赵姬。
“唔,”赵姬凤目中闪过一丝慌乱,她不是胡婉清,看书完全是为了打发时间。
她哪里会这些?
赵姬沉吟片刻后,说道:“每年科举结束后,相国都要在这明德楼前给学子进行训话,就以此为题如何?”
太后都发话了,众人当然没意见。
胡婉清看着夫君的背影,美目满是激动之色。
谁不知道大秦相国不但修为高深,文采同样出类拔萃,与他的修为几乎不相上下。
只不过吕不韦这些年在《吕氏春秋》完结后,就很少再写这些东西了。
下方坐着的六十三名考生听到吕不韦又要当场作诗赋,都抬头齐刷刷盯着上方的吕不韦。
吕不韦负手站在明德楼前,身上的黑色冕服被夜风拂过,衣角微动,银发轻飘。
他淡红色的双眸凝视着繁星下灯火绚烂的咸阳城,开口道:“溽暑蒸咸阳,梧桐列庭阴。鸣蝉咽高枝,锦鳞戏深浔。值此槐序将尽,乃有琼林新荫。今观士子如云,文光曜紫宸。本相临轩授训,冀诸君明德修身。”
“溯自轩辕定鼎,夏禹疏川。商汤祈雨,周武挥鞭。贤哲代起,皆以民为天。当思舜躬耕历山,犹能垂拱平章;禹胼胝疏九河,遂令苍生得安。今尔等既登青云,当效先圣悯鳏寡,恤孤寒,使黔首如沐春阳。”
“昔屈子纫兰芷,子罕拒美璧,夷齐守首阳。士之清节,贵在守方。纵居庙堂之巍巍,莫忘溪涧之沧沧。竹有虚心劲节,梅存傲骨幽芳。愿诸君效松筠经霜弥翠,戒柳絮逐水轻飏。”
“商君立法于秦,因势利导;比干谏商纣,剖心见彊。今西海虽定,六合未央。诸生当怀百里安邦之略,蹇叔辅国之诚,由余拓疆之智,孟明克险之刚。然须谨记:智以忠显,才以德彰。若使私欲蔽目,纵有仪秦之舌,终蹈吴起之亡!”
吕不韦说着,抬手隔空一握,胡婉清身前的酒杯隔空飞入他的手中,举杯对下方的众人说道:“今夕华灯初上,明蟾在望。诸君且尽觥筹,明日当赴西方。他日若见渭水冰澌,骊山叶黄,望思今日庭训,莫负青衿志向。大秦之兴,在尔股肱;王道之行,始于尔躬。”
“勉哉诸君!”
吕不韦言罢,举杯饮尽杯中之酒。
下方的考生们同时举杯,齐声道:“相国今日之言,学生谨记于心,终身不忘!”
文臣们端着酒杯小声讨论着吕不韦的这篇词赋:“相国文韬武略,无愧天下第一之名!”
都穿越了,当然要做六边形战士了。
吕不韦来到胡婉清身旁坐下。
“夫君文采依在呀,”胡婉清端着酒壶给吕不韦倒了一杯酒,崇拜的望着他。
甘罗邪异的脸上露出恍然之色,喃喃自语:“西海虽定,六合未央……”
如此,东方六国便可安心了。
ps:很多人说这种文难看懂,
这章过后就不写这种了。写着其实挺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