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秦未来的规划(第2页)
“参见大王,太后。”
嬴政抬起手道:“诸位都是我大秦的肱骨之臣,都起来吧。”
“谢大王。”群臣起身,齐声拜谢道。
武将还是昨日那些老面孔,王齮,麃公,蒙骜等人。
他们三人都是老将,分别驻守在大秦各郡。
蒙骜驻守上郡,王齮驻守巴蜀两郡,麃公驻守在函谷关以西。
今天是新君即位的第一次朝会,他们都从各个地方赶了回来。
平常月份都是副将来参加朝会的,他们都是各自军中的主帅,这么来回跑有隐患。
王齮还好些,驻守上郡的蒙骜可不行。
上郡从吕不韦成为相国后,就是大秦的摇钱树。
那里有油田,能源这东西太重要了。
文臣那一队列是甘罗站在最前方,他因为修炼阴阳术导致身体停止发育,一首都是少年的模样。
嬴政端坐在王位上,心情有些激动。
任何事情第一次都有新鲜感,更何况是一国之主呢。
赵姬脸上挂着淡笑坐在一旁,她参加过几次朝会。
只是今天这次,她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
她看着吕不韦的背影,满意的点点头。
心道,这样才对嘛,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比什么都重要。
“三位将军分别驻守边境,近日可有什么异状?”吕不韦看向下方的蒙骜三人。
他们都资历比自己老各自身经百战。
王齮曾经还在武安君白起麾下。
“相国大人,老臣听民间传言说您要攻赵?”王齮从队伍中站了出来,问道。
吕不韦反问道:“这话是从哪里听说的?”
“咸阳城的大街小巷中都在传此事。”王齮道。
麃公与蒙骜互换眼神,同时出列道:“如今我大秦在相国大人的治理下国力昌盛,赵国年逢大旱,正是出兵伐赵的大好时机。”
“老臣愿率一支骑兵,飞渡黄河。”麃公郎声道。
吕不韦揉了揉眉心,如今是国力昌盛但还不是开战的最好时机。
赵国与韩魏燕三国毗邻,打赵国韩魏燕三国肯定不同意。
看似是灭赵的好时机,实则不然。
大规模调兵势必会让诸国警觉,一日之内灭不了赵国,他们就会迎来五国联军。
楚国说不定还会来偷家。
嬴政闻言也在思索,现在是不是发兵的最好时机。
昨夜上苍临尘,今天就传来赵国大旱的消息。
这两者一结合,似乎可行。
灭赵国先夺其城稳住阵脚,等五国联军来了那就继续打呗。
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灭掉赵国。
哪怕多出一点时间,魏韩联军就会第一时间赶到战场。
有风险,但也有机会。
想到这里,嬴政有些纠结。
他看着吕不韦的背影,想听听他会怎么解决此事。
但让嬴政意外的是,吕不韦没开口,他的母亲赵姬却说话了。
赵姬起身来到吕不韦身边,凤目俯视着下方的三人道:“本宫不懂国事,但知道为人者不能忘本。”
“如今赵国有难,本宫怎能坐视故土饿殍遍野?”
蒙骜、王齮、麃公三人听到赵姬这话都老脸一红。
太后赵姬是赵国人,他们只是没想到赵姬
真的会帮赵国说话。
趁他病要他命,这在兵法上是难得的机会。
赵国的国力比韩国要强很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场旱灾只会让赵国的百姓受灾。
但这搓不了太多国力,除非这场旱灾能席卷整个赵国。
还有太后赵姬这一关,难过啊。
赵姬此言一出,三人都低着头不说话了。
“那母后您的意思是?”嬴政的目光在赵姬与吕不韦的身上来回切换,他很了解自己的母亲。
这话不是赵姬会说出口的,那就只能是吕不韦的意思。
而且以赵姬的身份和地位,说出这句话无懈可击,合情合理。
赵姬带着他在邯郸时,要不是有吕不韦庇护不知道要被如何为难。
一部分赵人是怎么在背后评价母亲的,嬴政或多或少也听到过一些。
“看在本宫的面子上,相国可否拨粮挽救赵地百姓?”赵姬侧脸看着身旁的吕不韦,问。
“太后这,”蒙骜三人有些无语。
您现在是大秦太后,不趁虚而入己经是我们最大的让步了。
但您这胳膊肘怎么能往外拐呢?
大秦现在兵强粮足,所以他们仨才会有底气开战。
因为吕不韦一首没有对诸国用兵,反而把重心移到了巴、蜀二郡。
开矿冶铁,铸造兵甲,牧马耕种。
看上去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场大战在做准备。
打仗一个是拼将领士气,但最重要的是拼后勤。
纵然你有百万大军,后勤一旦供应不上被卡在一个地方那就要等死。
不顾一切的以战养战,都怕被卡住阵脚寸步难行。
“兵部的想法是沙场建功,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吕不韦说道:“但太后不忍故土百姓饱受饥饿,你我岂能回绝?”
“相国大人此言有理。”蒙骜三人拱手说道。
吕不韦站在了赵姬这边,他们还能说什么?
赵姬是太后,地位是这章台宫中最高的。
吕不韦大权在握,这俩人都点头了由不得他们不同意。
就算不同意,也得在心里憋着。
“甘罗,下朝后拨粮六万石,让蒙武亲自带队运往赵国。”吕不韦对一旁沉默的甘罗说道。
甘罗听到这话也是一惊,六万石粮食,足够一万名士兵吃上两百多天。
但他知道师尊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
等价交换,这六万石粮交换来的东西是什么呢?
这一点他很好奇。
“太后圣德,心怀苍生,臣下朝后就去办。”甘罗说道。
“对了,”吕不韦想起了一件事情,问蒙骜道:“老将军,你的那个孙子蒙恬今年也己经十三岁了吧?”
“回相国,老臣的孙儿蒙恬与大王同龄。”蒙骜说道,心中有些奇怪,如今孙子尚且年幼,突然问这事儿干什么。
“上阵父子兵,让他跟蒙武一同前往赵国。”吕不韦说道。
蒙骜脸色瞬间阴转晴。
他知道,自己的孙子蒙恬这是被吕不韦看中了。
运粮谁都能干,十三岁的男孩可是头一遭。
变相刷履历的同时,也代表了吕不韦的意思。
蒙恬以后有很大的概率接替儿子,成为下一任统领天禄卫的大将军。
天禄卫拱卫王都,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让蒙骜如何不喜。
“老臣遵命。”蒙骜喜道。
“嗯。”吕不韦目光停留在甘罗后方的一名紫衣秃顶老者身上,他的左手是由青铜机关打造。
此人来自公输家,名叫公输仇。
“公输仇,你们千机殿制造的东西进展如何了?”吕不韦问道。
“禀相国大人,老臣日夜赶至,破土三郎的雏形己经制造完毕。”公输仇走出文官的列队道。
现在大秦的朝政布局是兵部跟工部分开。
公输仇属于工部,由甘罗掌管。
兵部由蒙骜麃公王齮三人共同掌管。
至于礼部占卜天象,都在吕不韦一人身上。
他是天人合一境对天的感知极其敏锐,专业对口。
吕不韦瞧见公输仇布满血丝的双眼,也不好追的太紧,自己手底下的人又不是牛马,身体好才能干更多的事情。
“大王如今刚即位,不宜大兴兵戈。”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工部抓紧制造出破土三郎,修好咸阳与巴蜀二郡之间的那条路。
”
吕不韦宣布了大秦未来几年的计划,还是搞国内建设。
造机关兽,修路,不打仗。
兵部的老将们听到这话,除了蒙骜外都有些沮丧。
小道消息害人不浅呐!
“公输仇,晚上我派府上的侍女拿几粒丹药赐你。”吕不韦说道。
“老夫多谢相国大人。”公输仇闻言目光一亮道。
吕不韦是道家第一人,自然是会炼丹的。
至于吕不韦为啥不救秦异人他们,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昔年禹凿夔门,如今大秦要在秦岭之间修一条大道。此事利国利民,泽被后世。身强才是本钱,这是你应得的。”吕不韦道。
“老臣愿为大王,相国大人肝脑涂地。”
公输仇跪在台阶下,高声道。
在诸子百家中,公输家缺少一个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
吕不韦给了公输仇这个机会。
霸道机关术与阴阳家的秘法结合,能够造出很多东西。
从战争到农耕都可以完全覆盖。
“赵高,把王令给诸位大人。”吕不韦说道。
“是。”赵高将昨夜拟好的王令交给甘泉宫的文武官员。
“诸位回去以后再打开,上面的内容不是儿戏。”
文武官员见是黑龙卷轴,皆面色凝重。
黑龙卷轴是大秦的最高机密,上面所记载的内容肯定是重中之重。
“有事继续说,无事诸位就散了吧。”吕不韦看着下方的众人,说道。
如今的秦国朝局稳定,没有战事。
更有罗网在暗中蛰伏监视着百官。
哪有什么事情,兵部以前开会都是副将来的。
文武官员退去后,赵高也识趣的跟着他们离开章台宫。
朝会只持续了一个小时不到,这让嬴政感到很意外。
跟自己想象中的区别有点大。
而且吕不韦为什么要送粮给赵国……
“这六万石粮送到赵国,太后知道后世史书会如何记载你吗?”吕不韦笑着问身侧的赵姬。
“如何记载?”赵姬茫然道。
在听到这句话之前,她从来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史书她压根就看不进去……
“原来如此,那这笔买卖很值。”嬴政起身来到二人身旁,恍然大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