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从云 作品

第6章 我摊牌了,其实我是天才

听着患者的要求,李言和叶澜心两人都没有太大的反应。·d+q·s-b¨o-o·k·.*c′o\m′

要是换做西医,治疗疾病没有了药物,这倒是一件麻烦事。

但中医除开药物之外,还有着针刺,艾灸,刮痧,推拿等治疗疾病的手段。

不过李言也没跟患者保证什么,他会的是中医,又不是前世小说里包治百病的神医,一切都要等到确定患者的病情之后,才能下定论。

患者己经准备好了,李言也就三指搭在他的寸关尺上,这种脉诊的方法还是源自于《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

其分为上中下三部,每一部各有其侧重点。

现代中医一般只切手腕寸关尺,李言方才有系统提供的学习经验,虽然其余两部他也学会了,但大多数情况是都是面对危重症病人,摸不着寸关尺脉搏之时才会使用。

现在面对这名患者,只切寸关尺也足够判断了。

随着李言开始切脉,他感觉的有着一年时长换来的切脉经验,他切脉跟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之前李言在切脉之时需要感受很久,才能判断出脉象,但现在患者的脉搏在李言脑海中呈现的清晰无比。

就好比之前是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符号,现在有了文字说明,理解起来的难度,自然小了许多。

很快,李言便得出了脉象,洪数脉。

这种脉象,一般代表肺胃积热严重,主要是由饮食刺激,又或是外感风寒所造成的。!删_疤_看′书·旺, \首,发?

“把嘴张开我看看舌头。”

那患者闻言张开了嘴。

李言看了看患者口腔,舌红苔黄,还隐隐有些泛酸微臭。

“好了,您最近可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咳痰不便这些症状。”

那患者接连点了好几下头,“嘿,您这说的还挺准,这些症状我都有。

没想到您这么年轻,医术还不赖嘛。”

李言只是笑了笑,便没有回话,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叶澜心。

“我判断是肺胃积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沙哑。”

叶澜心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那你打算怎么治?”

那患者这时候也看出来了,李言估计是个实习大夫,不过刚才李言只是凭着切脉,就十分清楚的点明了他身上的症状,这让他对李言还是十分认可的。

他朝着李言笑道:“诶,大夫,怎么治都可以,就是别给我开药。”

“那就扎银针,没问题吧?”

患者现在的症状,倒是刚好可以用李言先前学会的透天凉治疗。

“没问题,我一老爷们儿,流血都不怕,还怕扎针啊,大夫,就您给我扎针吧,叶大夫一女同志,我可不习惯。”

叶澜心看向李言,那意思是在询问李言有没有把握,在见到李言点头之后,她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个铁皮盒子,打开之后,里面正摆放着一套银针。/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

治疗肺胃积热,针刺取穴,一般选用手太阴肺经的尺泽,鱼际,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内庭。

其中尺泽为肺经合穴,主清泻肺火,鱼际是肺经荥穴,有清热利咽、止咳平喘的功效。

足三里是胃经合穴,具有调理脾胃、清热化积的作用,内庭则是胃经荥穴,擅长清泻胃火。

李言使用酒精把银针和患者穴位依次消毒之后,便从尺泽开始施针,一进针李言便能感觉出“得气”,这是李言以前给患者或者自己扎针时从未有过的情况。

“得气”一词其实在许多针法典籍中都有记载,如《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原文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