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章 马春梅的谋略(第2页)

张凤城的地位,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

张家两兄弟早年间己经分家,马春梅也把自己底下三个孩子分了家,因此老人过世后,在分家事宜上本就没什么可争议的。

老二媳妇原本还想念叨着多要一间房子,此刻也闭紧了嘴 —— 她心里清楚,要是马春梅真的撒手不管,一场葬礼办下来可要花不少钱,到时摊到自家头上更是吃不消。

马春梅花了几块钱,让小三张平安在村口小卖部称了两斤白蜡烛,又扯了两捆黄草纸,两包土香,两本作业本,一支圆珠笔。

马春梅并没有因为城里更方便就在城里带了这些东西,她是空着手来的!

祭祀用粗蜡烛,一斤就 西根,七毛五分钱,一捆黄草纸五百张,九毛五分钱,香是一毛二一包,作业本是五分钱两本,圆珠笔是西毛钱一根,一共西块一毛西分钱。

马春梅让小三买两个作业本记账,小店的人跟着签字,看到底花了多少钱。

老太太死了,在张凤城那屋治丧事,那是正屋,也合适。

她让老二媳妇蹲在堂屋地上,把纸裁成宽条,按老人说的话,用浆糊贴在房梁上当纸幡,搭在供桌前当帷幔。

另外不披麻带孝了,腰间系根麻绳就行了。

这乡下家家都有麻绳,这老二家首接出了,也不能说什么。

张家孩子都在腰上缠一段,用完再还给老二,他家可以结上再用,不耽误什么!

灵堂上缺老太太的照片,马冬梅犯了难 —

— 老太太一辈子没拍过照片。

这会子说照片是把人灵魂拍进机器里,拍照的人很快就会死,导致很多乡下人一生都没有照过照片。

她瞅见正在晃悠的知青小王,灵机一动把人拽进堂屋:“小王同志,帮个忙给老太太画张像!”

“我画得不像!”主要是小王不太记得张老太太长啥样了。

马春梅将老二一拉:“按他的脸画,多些皱纹,就行。”

小王倒是喜欢这工作,回去支起画板,揣摩片刻,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速写功底扎实,先勾出脸型轮廓,再用短线条扫出满脸核桃皮似的皱纹,白发用交叉的斜线寥寥几笔带过。

只十分钟,素描像钉在了灵堂正中。

细看眉眼确实不太像,但那满脸褶子、抿嘴的神态,倒有几分老太太坐在墙根晒太阳的模样。

不要钱的,也没人挑理!

村里人围着看稀罕,七嘴八舌说 有那味儿了,还有老太太决定给他几个鸡蛋换一张画像,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小王都拓展出一个不错的新业务来,至少鸡蛋不用买了。

这画像是不给钱,但吃席的时候肯定算他一个正经位置。

这时候有人颠颠的的跑过来告状:“张大伯母,你亲家公打电话过来,说你二亲家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