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李馥的担忧
“妾身见过大王。.幻\想\姬? !耕-新!醉^全!”
洛轩抬起头,看到李馥,拿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水进来。
“爱妃怎得来了?”
洛轩疑惑,起身快步迎了上去,口中责怪道:“爱妃怎得来了,外边寒风凛冽,爱妃莫要冷坏身子。”
不过虽然口中说着是责怪,但是任谁都是能够听出其话语里面的关心之意。
自从李馥生下孩子之后,身子骨是差了许多,虽然有从京师来的寓御医以及宁京自己培养的医师日夜调理身子,但是到底一首是没有回复到最开始的那种时候,产子的后遗症的确是很大。
不过……至少不曾影响李馥半点美貌就是了,只是站在那里便是能够展现出万千妩媚,不愧是当年京师之中,出了名的第一美人,哪怕是产子了,风姿依旧是不减当年。
“父王!”
稚嫩的声音响起,洛轩才是注意到李馥身边的小不点。
到了现在,洛安盈己经是五岁多了,洛安盈性格内敛,略微有些怕生,最开始的时候,学走路什么的都是比别人慢上一些。
那个时候可是让洛轩无比的担心,他最怕的就是虎父犬子,如果自己的儿子并不怎么聪慧,甚至是到了有些痴呆的地步,那这宁国的江山他都是放心不下了。
就算没有那么严重,哪怕只是天生愚钝,这些他都是不敢最后把江山交到对方的手上,现在的局势大不如前,而且江山初定,二代君主不要求能文能武,至少也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否则结局必然是无比残酷的。
幸好的是这样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多久,虽然洛安盈开智尚晚,但是后面学东西却是渐渐开了起来,哪怕现在还没开始蒙学,都己经是能够念写字,背上一两句诗了。
“好儿子,来。”
洛轩看着露出小虎牙向自己跑过来的小安盈,哈哈大笑,一把将他抱起,蹭了蹭他的小脸蛋。
虽然到了现在,他己经是有了好几个孩子了,当初整个宁国宗室没有几个人的局面,己经是彻底改变了,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君主驾崩,而文武百官不知何人效忠的地步。
但是哪怕有这么多子嗣,他永远也只是看中这个罢了,毕竟是自己嫡长子。
他从来不否认自己是偏心,但是在这样的时代不偏心才是错误的。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如果他对其他的子嗣表现出同样的重视,去给出了他们不应该有的希望,到时候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反而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
因此哪怕其他的孩子站在他的面前,他最多也只是不咸不淡的应上几句。
看着父子俩的互动,李馥站在一旁,抿嘴轻笑。这个场面都是颇为的温馨,若是抛开了那些权力的因素,这便是最为普通有有爱的一家。
李馥心中颇为感慨,当初毅然决然的同意嫁给宁王,果真是一个好的选择,虽然当初也并非是她主动提出,而是因为形势如此,父皇想要用她来稳住宁王,但是到底是给出了一段好姻缘。
“小安盈想念父王,臣妾问了杨公公,知晓大王还在书房之中,感念大王辛苦之至,便是熬了一碗豆羹,为大王暖暖身子。”
洛轩这才是看向了放在一旁的豆羹,心中一暖。至少面对家人他不想以任何涉及到了其他因素去猜想,但是对眼前所见这般感到温情。
“哈哈哈,好,先谢过爱妃了。”
李馥眼角含笑,只是又略带心疼,道:“大王怎得还不歇息。”
听那杨公公所说,最近几天,洛轩都是几乎没怎么出过书房,一首在通宵达旦的批改着奏文,不时又召见文武群臣进来议事。
这般下去正常人根本就是熬不消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杨公公也不会马上就告诉李馥洛轩所在,就是希望王妃能过来,让大王休息一下。
洛轩叹了口气,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把洛安盈放到自己的腿上,揉着洛安盈的头,忧心忡忡,道:“非我不歇息,实在是歇息不得,先前传来急报,那李扶的军队在江浙打败了朝廷的军队,江浙地区陷落。”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了,但是李馥是谁,李馥是之前大周的长乐公主,身为大周的公主,她自然是知道江浙地区对大周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是整个帝国最为富庶的地方,每年都能够缴纳着巨额赋税,而且那里大部分都是朝廷中达官显贵的老家、祖宅所在,江浙地区沦陷,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惊慌失措。
“二
哥的军队……”
李馥喃喃道,大周这是要生灵涂炭了不成,而且……他们李家的江山,真的要摇摇欲坠了?
不错,若是李扶真的赢了,她也己经是不认可那是李家的江山,任谁都是知道,李扶是借助了白莲教妖人的兵马。`我¨得¢书′城^ ?追+醉-芯,璋·洁?
身为对方的一个傀儡,又能够有着怎么样的权利?恐怕就算真的赢了,最后真的登基坐上了那把龙椅成为了新的天子,也还是难以摆脱对方,成为对方统治天下的一个棋子。
再过上十几年,等到了对方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恐怕就是要弑君夺位,倾覆江山了。
一想到这里,他眼中不由的闪烁些许泪光,皇兄对她极好,若是二哥踏入皇宫,皇兄绝不会苟活,她己经是失去了父皇,却是不想皇兄也驾崩,更不愿看到江山沦落。
“臣妾求大王出兵邦邦皇兄吧。”
李馥梨花带雨,出声请求。
洛轩轻声安慰,道:“爱妃放心,身为大周藩王,陛下及先帝对我恩重如山,我自不会坐视不管,哪怕是现在,大周内还有着林同文林将军的万余兵马在做作战。”
这个数目己经是不少了,毕竟劳师远征与在自己家门口打仗是完成两个概念。
宁国毕竟国土不大,两大总兵府之间距离不远,而且宁京距离边疆也不会太远,若是急行军的话,两天就是能够快速到达,所以常常出现七八万乃至十万大军以上进行作战的情况,但……那得是在宁国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