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待我如旅客 作品

第215章 桥与庇护所(第2页)

西楼为住宿与防御区域,除了一间 3x3米的浴室,最外侧环绕着一圈 4米宽的战斗室。这些战斗室每隔 5米以墙壁分隔,每个独立空间都设有可开合的射击孔,兼具防御功能。

其余部分则规划为住宅区,包含 14个 3x3米的房间,搭配墙壁与走廊设计,布局紧凑合理。

仔细查看完生产庇护所的构造后,武极迅速为 14个房间分别购置了双层床。

如此一来,这座庇护所基础的住宿容量提升至 28人,能够更好地满足人员安置需求,再加上临时给其他地方加床,所能安置的实际人数会更多。

武极随即将移动式矿物装载箱取出,有条不紊地将预先筹备好的材料,逐一添加至锻造层与精炼层的各个控制台内。

他率先将 5个精炼室和 5个制备室的产能调至满负荷运转,着重加大新材料与新炸药的生产投入。

完成这一步后,他快步下楼来到二层,着手对锻造室内全新的 48条生产线进行调整与规划。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此地制造效率、材料成本及生存币消耗等因素后,武极针对性地对产线做出如下调整:

?t55A坦克车产线(9条):全力投入 t55A坦克生产,用作指挥车辆,产量不设上限;

?战斗机产线(3条):1条用于生产 Bf-109f战斗机,1条生产拉 11战斗机,1条专攻米 4Av首升机;

飞艇产线(6条):集中生产 Lz-130型硬式飞艇;

?航空炸弹产线(2条):1条生产 50kg通用航弹,1条生产 fAB-100m-43型航空炸弹;

?西号坦克产线(10条):专注生产西号坦克 h型;

?火箭发射车产线(2条):1条生产 Bm-31多管火箭发射车,1条配套生产火箭弹;

?迫击炮及炮弹(2条):1条生产 m160迫击炮,1条生产适配的 m160迫击炮弹;

?v1导弹产线(6条):专门生产 v1巡航导弹,其 900公斤的炸药当量,对付庇护所堪称利器,即便选择近距离打击,也能体验“火力覆盖”的畅快。

凝视着规划完毕的全新产线,武极难掩笑意。生产型庇护所优势尽显,不仅降低了材料消耗,还大幅提升建造速度。

他当即决定,此地今后专司生产坦克、飞机、飞艇等高价值装备,而主庇护所则主攻低成本、免生存币的物资制造。

盘算至此,武极仅驾驶一辆野狼一型战车返回主庇护所——那里的产线亟待调整,唯有合理规划,方能避免资源浪费。

在返回主庇护所的途中,行至河道附近,武极在距离桥梁数百米处,利用炸药炸开洞口。

耗时 20多分钟,将水葫芦和空间水竹尽数装满水。随后

,车队返回空间车库,妥善安排几名手下休息后,独自回到主庇护所。

抵达主庇护所一楼锻造室,武极立刻来到控制台前,着手对 36条产线进行调整,具体规划如下:

?坦克炮弹产线(6条):集中力量生产西号坦克 h型坦克炮的配套炮弹;

?反坦克炮产线(6条):4条产线主力生产 pak 40型 75mm反坦克炮,另外 2条分别生产不同的配套炮弹;

?自行高炮产线(4条):2条用于生产 m42双联装 40毫米自行高炮,另外 2条各自生产适配弹药。待产量达到 3000辆后,缩减为 2条产线,专门生产炮弹。

武极心中盘算,这类装备等自己能防住或有类似产品有人出售后,到时在出售,肯定能畅销,多储备些货品不愁销路;

?t55A坦克炮弹产线(2条):鉴于 t55A目前仅解锁一种炮弹,全力投入该炮弹的生产;

?用于改造出售的防空炮产线(4条):3条产线生产 flak 38型 20毫米高射炮,1条产线轮流生产两种配套弹药;用于改造各类车型的底盘产线(4条):

?持续生产 103型 v12风冷柴油发动机与 sdkfz 234底盘,产量不设上限;

?重机枪产线(2条):1条产线生产 kpvt重机枪,另 1条生产两种配套弹药,产量暂无限制;

?Bf-109f战机机炮弹药产线(1条):专门生产 20x82mm毛瑟穿甲燃烧弹;

?火箭筒产线(2条):1条产线生产 rpg-7火箭筒筒体,另 1条生产配套弹药;

?机枪/弹药轮换产线(1条):交替生产 mg34机枪与 7.92x57mm穿甲弹;

?自动步枪产线(1条):轮流生产自动步枪与 7mm穿甲弹;

?榴弹发射器产线(1条):生产 m32A1榴弹发射器及其配套弹药;

轻型迫击炮产线(1条):先生产 82毫米迫击炮,待产量达到 20门后,转而生产配套燃烧弹;

?手榴弹产线(1条):轮番生产 m67式延时杀伤手榴弹、rg-60tB型温压手雷、烟雾手榴弹;

?德什卡子弹产线(1条):生产两种不同类型的 12.7mm子弹。

完成产线调整后,武极又仔细复核了一遍规划,确认无误后便来到生物人制造间,将新造好的 4名生物人取出。

随后他掏出生存手册,从储物空间中摸出 6张中级庇护所扩建石(今日新获得 5块,目前总计剩余 12块)与 1张初级扩建石(剩余 5块)。

指尖在操作界面轻点,选定“飞行培训室”旁的闲置区域,一道蓝光闪过,一个 8x8米、4米挑高的崭新空间便快速扩建完成。

武极领着刚换好制服的 4名新人,一刻未歇地奔赴新扩建的空间,将新入手的“初级飞机模拟器”安置其中。

随着设备摆放到位,这个崭新的房间正式命名为“飞行培训室二号室”,而原先的培训室则成了“一号室”。

他随即安排这 4人与另外 2名飞行员一同开展飞行训练,计划待 4人完成初步培训后,明天便能参与简单的轮换侦察任务,充实空中巡查力量。

与生产一号庇护所通过通讯设备详细沟通,确认一切运转正常后,武极转身前往二楼卧室准备休息。

尽管窗外依旧阳光明媚,但时针己悄然指向 22点,除了坚守岗位的值班人员,两个庇护所内其他人员都陆续进入了休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