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惊险的回归之路与微改生产策略(第2页)
下到一楼锻造间,武极径首走到控制台前,熟练地将调整过的生产线恢复原状,并重新规划生产方案。
他停止了毛瑟 93式步枪的生产,削减了半自动步枪的一条子弹生产线和一条步枪生产线,同时暂停了自动步枪及配套子弹的两条生产线。考虑到库存充足,刀片铁丝网的生产也被叫停。此外,6条蒸汽装甲汽车和 C80火炮的生产线也一并关闭。
经清点,共有 16条生产线空了出来。武极稍作思索,将 1条用于生产德什卡重机枪,3条用来制造 12.7mm子弹;1条生产线分配给 20mm防空炮,3条用于生产穿甲炮弹;6条生产线专注生产 sdkfz 234底盘和 103型 v12风冷柴油发动机——出售的装甲车确实该更新换代了。若不是多数人缺燃料,他那些难启动的车辆,恐怕早被五花八门的改装车淘汰了。
说起改装车,交易行里的奇葩设计层出不穷:
有的车辆堆了 40mm厚的装甲,却因底盘过小和发动机功率不足,时速仅有十几公里;多炮塔车型更是离谱,装上几门小炮和大量轻机枪后,速度暴跌到 10公里以下,开炮时车身还剧烈晃动;
甚至有人将大口径火炮和厚重装甲一股脑装上,造出七八米高的“移动堡垒”,结果时速只有 4、5公里。想到这些,武极不禁摇头。
他继续安排生产,将剩下的两条生产线,一条用于生产 m160迫击炮,另一条生产配套炮弹。
调整完生产线后,武极查看当日生产成果,眼前的数字让他精神一振:德什卡重机枪 128挺,加上背包里的 14挺,共计 142挺;12.7mm B - 30型穿甲弹 64000发;flak 38型 20毫米高射炮 80门,连同库存 1门,共 81门;20mm穿甲曳光弹 38400发;m - 160迫击炮 16门,杀爆榴弹 1920发。
“暂时够用了。”武极自语道。
他先将迫击炮往空间仓库搬运,单个炮箱尺寸达 2.67x1.7x1.5米,再加上背包里的其他物资,用个人背包来回折腾了 5趟才搬完。随后,他又将其余武器弹药悉数存入空间仓库,还往顶层战斗堡垒安置了两门 20毫米高射炮、两挺德什卡重机枪及部分弹药。
最后,武极在背包里留下 3挺德什卡重机枪、12000发子弹;15门 20毫米高射炮、14000发炮弹;4门迫击炮和 120发炮弹。
接着,他将 4套底盘和发动机转入维修改装间,又放进去 3门 20毫米高射炮和 1挺德什卡重机枪,准备打造 1辆i型车和 3辆2型车。
回想起i型车在实战中的表现,武极略微有些失望。
面对西级变异兽时,这台车除了能稍稍限制对方行动,几乎毫无作用。虽说 20毫米高射炮超过 100米就难以击穿老虎那样的西级变异兽,但百米内好歹能派上用场。
他不禁感叹,要是有大口径反坦克炮就好了!至于配备 37mm反坦克炮的丙型车,虽能在 500米内击穿目标,可炮弹仅剩 26发,且在车辆行驶时命中率极低。无奈之下,武极决定明天改变进攻策略。
处理完一切,武极来到 3楼种植间,躺在躺椅上悠闲的看着绿色的地面。
种植里的蔬菜长势喜人,白菜初具规模,辣椒苗也己开花。即便有特殊土壤和环境加持,最快的白菜和辣椒也还需七八天才能成熟。武极一边打开聊天频道刷着消息,一边期待着丰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