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 作品

第263章 魏玛来人(第2页)

小黄鼠狼也不再抱着胳膊,舒服地蜷缩在臂弯里,喉咙里发出细微的、满足的咕噜声。

虽然还是傲娇地没有像刺猬狐狸那样撒娇,但那依赖的姿态己然说明了一切。

······

就在杨府厅堂内其乐融融、灵兽们各得其所之时。

数百里之外的津门大沽口,凛冽的寒风正卷起咸腥的海浪,拍打着冰冷的码头。

一艘巨大的、悬挂着魏玛共和国旗帜的远洋客货轮,正缓缓地、沉稳地穿过弥漫的水雾,向着码头靠拢。

烟囱喷吐着浓黑的煤烟,汽笛发出悠长而浑厚的鸣响,宣告着远航的结束。

轮船巨大的阴影投射在码头上,早己等候多时的码头工人和少数穿着体面的人影,在海风中翘首以盼。

甲板上,站着一群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

他们穿着略显破旧的呢子大衣,戴着眼镜,脸上刻着长途航行的疲惫,

但更多的是一种混合着忐忑、期待和强烈好奇的神情。

肤色各异,发色不同,但

眼神中都闪烁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光芒。

这群人,正是杨长生通过秘密渠道,花费巨大代价,从战败后经济萧条、科研环境恶化的魏玛共和国聘请来的各类专家!

其中既有白发苍苍、在机械动力学领域享有盛誉的老教授。

也有年富力强、精通最新电气化技术的工程师。

还有几位面容严肃、在基础化学和材料学方面造诣深厚的学者。

“汉斯,看那边!那巨大的龙门吊!上帝,它的结构设计……很独特,也很……有力!”

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工程师,指着码头上正在装卸货物的巨大钢铁机械,语气充满了专业的惊叹。

“是的,弗里茨教授,”旁边一位略显年轻、但目光锐利的工程师点头附和。

他扶了扶眼镜,努力辨认着远处设备上的铭牌,“而且……我好像看到了熟悉的符号……

‘兴华商会!是给魏玛共和国送去物资援助的那个商会……”

他的话引起了周围几位工程师的注意,纷纷凝目望去,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领头的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矍的老者,卡尔·冯·施耐德教授,他是内燃机领域的权威。

他拄着手杖,目光深邃地扫过逐渐清晰的港口景象。

忙碌的码头,高耸的仓库,远处隐约可见冒着白烟的工厂轮廓。

还有那些虽然衣着朴素但动作麻利的工人……这一切,都与他想象中的“科学荒漠”、“落后愚昧”的东方景象大相径庭。

“先生们,”施耐德教授的声音带着德式的沉稳,清晰地传入同行者的耳中。

“看来,我们这位未曾谋面的雇主,杨长生先生,比我们预想的……更加神秘,也更有力量。

他不仅将我们带离了困境,似乎……还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舞台。”

他看着那印着兴华商会名字的码头,心中波澜起伏。

码头啊,海关啊,一个公司的名字堂而皇之是印在哪里,其实力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