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坤吉 作品

第14章 甄嬛传之安陵容14(第2页)

宴席过半,歌舞升平。

华妃忽然又开口:"皇上,臣妾听闻莞贵人琴艺了得,不如请她献奏一曲,以助酒兴?"

沈甄嬛面色微变。她确实学过琴,但只是略通皮毛,远不到"了得"的地步。华妃这是存心要她出丑。

沈眉庄这时起身:"华妃娘娘谬赞了。莞妹妹的琴艺虽好,却不及娘娘当年一曲《凤求凰》惊艳西座。嫔妾不才,愿代莞妹妹献丑,弹一曲《贺新岁》。"

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沈眉庄:"那就惠贵人弹琴一曲?"

沈眉庄谦虚道,"若弹得不好,还请皇上和各位娘娘见谅。"

宫人很快备好琴案。沈眉庄端坐琴前,指尖轻拨,一曲欢快喜庆的《贺新岁》流淌而出。她弹得并不十分精湛,但胜在情感饱满,曲调流畅,听得皇帝连连点头。

华妃的脸色越发难看。她本想刁难甄嬛,却让沈眉庄又一次出了风头。

琴声止,皇帝带头鼓掌:"好!没想到惠贵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人,再赏金丝楠木琴一张!"

沈眉庄谢恩回到座位,甄嬛在桌下悄悄握住她的手:"眉姐姐,谢谢你。"

沈眉庄轻轻回握:"妹妹与我何须言谢。"她顿了顿,"只是华妃娘娘今日接连发难,妹妹日后更要小心。"

沈甄嬛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担心连累了你。"

"我们姐妹同心,何来连累之说。"沈眉庄微笑,却感到一道锐利的目光刺来。她抬眼望去,正对上华妃阴冷的眼神。

宴席散后,众嫔妃依次告退。甄嬛与沈眉庄并肩而行,身后跟着各自的宫女。夜色中,红灯笼的光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甄嬛担心的对着沈眉庄,"华妃今日之举,说明她己视姐姐为眼中钉。姐姐协理六宫,更要处处谨慎。"

沈眉庄叹息:"我原只想尽心办事,不想还是惹来这么多是非。"

"这后宫之中,不得宠是罪,得宠更是罪。"甄嬛望着远处华妃的仪仗,"我们姐妹唯有互相扶持,才能在这旋涡中站稳脚跟。"

二人行至分岔路口,依依惜别。甄嬛回到碎玉轩,望着烛火出神:"今日我虽帮了眉姐姐,却也得罪了华妃。"她轻叹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走一步看一步了。

与此同时,翊坤宫内,华妃正大发雷霆。

"贱人!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坏本宫好事!"她一把扫落桌上的茶具,"那个甄嬛,本宫定要她好看!"

颂芝战战兢兢地劝:"娘娘息怒,那莞贵人不过是仗着几分小聪明..."

"小聪明?"华妃冷笑,"她今日在皇上面前出尽风头,你没看见皇上的眼神吗?"她猛地转身,"周宁海!去把曹贵人叫来,本宫有事吩咐!"

这一夜,紫禁城的雪又悄悄下了起来,覆盖了所有痕迹,却掩不住底下涌动的暗流。

正月里

朱红宫门上新贴的洒金春联还泛着墨香,各宫檐下的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曳。自正月初一至十五,皇上按祖制宿在皇后那里,后宫难得一派宁静。

皇后每日卯初起身,亲自盯着宫人将椒房殿的地龙烧得温热合宜。这日正用早膳时,剪秋捧着一碟金丝蜜枣进来:"娘娘,华妃那边又打发人来问,说是皇上赏的蜜枣能不能分些给翊坤宫。"

皇后执箸的手顿了顿:"把昨日内务府新进的那匣子送去。"她抬眼望了望窗外积雪,"再添两匹云锦,就说本宫念她畏寒。"

皇后心情很不错,每当这个时候,皇帝只属于她一个人,仿佛平常人家的一对夫妻。

碎玉轩内,甄嬛正教流朱剪窗花。红纸在纤指间翻飞,不多时便现出一对栩栩如生的并蒂莲。

"主子手真巧。"流朱捧着窗花爱不释手。

甄嬛将剪子搁在缠枝莲纹的银盘上:"去取我那本《诗经》来。"待书取到,她轻轻将窗花夹在《郑风》那一页,正盖着"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两句。

寿康宫的檀香终日袅袅。沈眉庄跪坐在蒲团上抄经,宣纸上的小楷工整如簪花。太后拨着佛珠,忽然道:"你日日来陪哀家这个老婆子,倒比那些争奇斗艳的强。"

眉庄笔尖一顿,墨迹在纸上微微晕开:"能侍奉太后是臣妾的福分。"

沈眉庄想对抗华妃,只靠她跟甄嬛还有些不够份量,太后这边从选

秀时就对她颇有好感,这条大腿她也要时时维护一下的。

"皇帝小时候,"太后眯起眼睛,"最爱吃哀家小厨房做的松子糖。"

次日,眉庄的食盒里便多了一包琥珀色的糖块。

你看,宫里就没有真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