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情满四合院之阎埠贵16
阎埠贵正在院子里修剪他那盆宝贝似的文竹,剪刀突然在半空停住了。?m·a!l,i′x\s~w!.?c?o~m?
他推了推眼镜,看见易中海领着个半大孩子进了院门,后面跟着几个看热闹的邻居。
"老易,这是..."阎埠贵放下剪刀,上下打量着那个孩子。
约莫十二三岁,瘦得跟竹竿似的,但眼睛格外明亮,像两颗黑葡萄嵌在瘦削的脸上。孩子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虽然打着补丁,但干净整洁。
易中海脸上难得露出几分柔和:"这是我刚领养的,叫易小军。小军,这是你阎叔。"
那孩子立刻鞠了一躬,动作干净利落:"阎叔好!"声音清脆响亮,透着股子精神劲儿。
阎埠贵心里暗暗称奇——这孩子虽然瘦弱,但举止大方,眼神清澈,一看就是个懂事的。
"小军是吧?多大了?"
"十二岁了。"易小军回答得一丝不苟。
正想再问,刘海中挺着肚子从后院晃悠过来:"哟,老易,这是…你领养的孩子?看着挺精神的嘛!"
易中海拍拍易小军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去,叫刘叔。"
易小军立刻转向刘海中,规规矩矩鞠了一躬:"刘叔好!我叫易小军,以后请多关照。"
刘海中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好孩子,真有礼貌!老易啊,你这眼光可以!"
阎埠贵发现易中海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对这个评价很受用。
他不经意间看到了易小军的反应——孩子听到夸奖后,先是偷偷看了易中海一眼,见对方笑了,自己才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纯粹的喜悦。
一大妈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沾着面粉。看到易小军,她整个人僵在原地,嘴唇微微发抖:"这...这就是..."
"叫妈。"易中海轻推了下孩子的后背。](u看?.书?屋| !ˉ已u发?布|&最~新t$章?¨节÷:
易小军毫不犹豫地向前两步,仰头看着一大妈,脆生生地喊了声:"妈!"
一大妈的眼泪瞬间滚了下来。她颤抖着伸出手,却在即将碰到孩子时停住了,像是怕吓着他。
易小军却主动握住了一大妈的手:"妈,您别哭。我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您和爸。"
这句话像打开了什么开关,一大妈一把将孩子搂进怀里,哭得说不出话来。易小军轻轻拍着她的背,动作温柔得不像个孩子。
易中海别过脸去,悄悄抹了下眼角。
"晚上我做东,"易中海清了清嗓子,"请大伙儿吃个饭,算是认认门。"
当天傍晚,易家摆了两桌。
菜色不算丰盛,但在这年头己经很难得——一盘红烧肉,一条鱼,几个炒青菜,还有易中海珍藏的一瓶好酒。
院里能来的都来了,连平时不怎么露面的张大爷都拄着拐杖来了。
傻柱更是主动请缨,帮着炒了两个拿手菜。
"各位邻居,"易中海端起酒杯,声音有些发紧,"从今往后,小军就是我们易家的孩子了。还望大家多关照。"
众人纷纷举杯。
阎埠贵注意到,易小军站在易中海和一大妈中间,一手拉着一个,眼睛亮晶晶的。当易中海说到"我们易家的孩子"时,孩子的嘴角止不住地上扬,那种发自内心的欢喜藏都藏不住。
酒过三巡,许大茂开始耍宝:"小军啊,会唱不?来一段!"
易小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但紧接着又说:"不过我学过快板,要不我给叔叔伯伯们打一段?"
在众人的起哄声中,易小军拿起筷子当快板,有模有样地打了一段《学雷锋》。孩子声音清亮,节奏分明,把大家都逗乐了。表演完,他第一时间看向易中海,像是在等待评价。*搜!搜¨小~说?网¢ _无-错.内.容?
"好!"易中海重重地点头,眼里满是赞赏。易小军立刻笑得见牙不见眼。
阎埠贵冷眼旁观,发现这孩子虽然活泼,但极有分寸。
给长辈敬酒时双手捧杯,吃饭时不抢菜,别人说话时认真听着。
他看易中海和一大妈的眼神里,满是孺慕之情。
散席后,阎埠贵故意磨蹭到最后。等人都走光了,他才对易中海说:"老易,这孩子...哪找的?"
易中海这次回答得很坦然:"红旗福利院的。我去看了三次,每次他都主动帮我搬凳子、倒水。院长说他父母去年没了,亲戚都不愿意
接手。"
"他...知道你们的情况吗?"阎埠贵斟酌着用词。
易中海明白他的意思:"知道。我明说了领养他是为了养老送终。"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那孩子说,有人愿意给他一个家,他就感恩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