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情满四合院之秦淮茹33(第2页)
熬过漫长的黑夜,黎明总会到来。
"会的。"她紧紧搂住女儿,"你们好好读书,其他的事有妈妈呢..."
槐花在梦中翻了个身,嘟囔着算术题答案。
唉,这孩子脑子是不如姐姐好使,考试总是刚及格,不过她运气好,现在万事有妈妈兄姐定在前面,等到高中毕业,赶上高考,说不定还能考个大学。
一辈子平平顺顺,也不错。
1977年,高考恢复的消息传遍全国。
秦淮茹坐在干部楼的阳台上,手里捏着刚送到的《人民日报》。阳光透过报纸,映出那行醒目的标题——《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正式恢复》。十年,仿佛看到了命运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向。
“妈!妈!”槐花从外面冲进来,手里挥舞着学校发的报名表,脸颊因为奔跑而泛红,“我能考大学了!我们老师说我成绩稳过分数线!”
秦淮茹笑着接过表格,轻轻抚平上面的折痕。槐花己经十八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间依稀能看出她年轻时的影子。这些年,她一首按计划让槐花读高中,等的就是这一天。
“你哥你姐呢?”秦淮茹问。
“大哥在厂里加班,说晚上回来填表。大姐刚去财政局请了假,说这两天要突击复习。”槐花笑嘻嘻地凑过来,“妈,你说我们三个都能考上吗?”
秦淮茹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柔声道:“只要尽力,就不会后悔。”
1978年,春天。
录取通知书陆续送到家里。
棒梗考上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这个曾经在剧情中被街坊邻居叫做“盗圣”的皮小子,如今成了整个干部楼里最有出息的孩子。
他的动手能力极强,在厂里己经小有名气,甚至有几个军工单位的技术员偷偷找他请教问题。
小当被“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录取。她性格沉稳,做事细致,在财政局实习时就深得领导赏识,如今考上大学,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槐花的成绩稍逊兄姐,但也顺利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她性格活泼,喜欢文学,秦淮茹早就看出她适合当老师。
贾张氏坐在藤椅上,捧着孙女的录取通知书,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咱们家这是要出三个大学生了!东旭要是知道,该多高兴……”
秦淮茹轻轻拍了拍婆婆的背,没让她继续说下去。这些年,贾张氏的身体依然硬朗,只是经常会念叨起早逝的儿子。
1980年前后,孩子们陆续毕业、工作、成家。
棒梗毕业后进了国家机械工业部,参与了几项重要技术研发,后来娶了同单位的工程师,生了一对龙凤胎。
小当进了财政部,工作稳定,嫁给了大学同学,一个性格温和的审计员,生了一个儿子,日子过得平淡却踏实。
槐花毕业后回到母校当老师,后来和一位出版社的编辑结婚,生了个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而秦淮茹,也在事业上稳步上升。她在计委工作多年,作风稳健,处事公正,深得上级信任。1990年,她被提拔为计委副主任,几年后,又升任部长。
2000年,秦淮茹正式退休。
退休那天,部里给她办了隆重的欢送会。曾经的同事、下属,甚至几位老领导都来了。
她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恍惚间想起几十年前,街坊邻里,轧钢厂周边,传来传去的窃窃私语:轧钢厂那个战战兢兢的寡妇,为了养活三个孩子,拼了命地往上爬。
不爬不行呀,这个年代,对女性还是很有要求的。只有自己强大,才能过的更好。
退休后的生活悠闲自在。
她每天早晨去公园打太极,下午和贾张氏一起喝茶聊天,晚上等孙子孙女放学回来,给他们讲故事。
那只曾经陪伴她多年的大公鸡,在前几年“寿终正寝”了。
但实际上,秦淮茹早就把它收进了自己的空间里,让它进入休眠状态。
她心里还存着一丝期待——如果有一天,她能再穿越到一个修仙的世界,或许能让这只通灵的大公鸡真正踏上修炼之路。
棒梗的小外孙女儿
趴在她膝上,奶声奶气地问:“太奶奶,你年轻时候是不是特别厉害?”
秦淮茹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太奶奶啊,就是运气好,遇上了好时代。”
远处,棒梗和小当两家人正热热闹闹地准备晚饭,贾张氏这个长寿的老太太坐在摇椅上,笑眯眯地看着满堂儿孙。
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温暖而安宁。
秦淮茹,你的愿望我帮你实现的怎么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