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情满四合院之秦淮茹26(第2页)
"科长?"秦淮茹愣住了。
张副局长笑着拉开抽屉,取出一份红头文件:"在你培训期间,局党委己经通过了成立物资信息科的决议,由你担任科长。不过现在看来,你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
秦淮茹接过文件,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她的任命。工资待遇一栏注明"按副处级标准执行",月薪将达到82元。
"领导,我..."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别紧张。"张副局长和蔼地说,"干部流动很正常。工业局培养了你,但你若能有更大的平台,我们当然支持。不过..."
他话锋一转,"部里的调令下来前,你还是工业局的人,物资信息科的筹备工作可不能落下。"
秦淮茹立刻会意:"您放心,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
"对了,"张副局长突然想起什么,"如果你真去部里,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家里老人孩子同意搬家吗?"
秦淮茹如实相告:"正想请教领导呢。您看我是等分房还是买了现在住的房子,不知道现在政策允不允许。"
"买房?"张副局长略显惊讶,"现在个人买房的可不多。不过政策上是允许的,只是手续麻烦些。先看看分的房子,不合适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房管局的同志怎么操作。"
"那太感谢了!"秦淮茹松了口气,"我婆婆很支持。就是,如果真是分的不在这个片区,担心孩子们转学的问题。"
"这好办。"张副局长爽快地说,"部里宿舍区附近就有不错的学校。实在不行,我爱人就在教育局工作,可以帮忙问问。"
领导的支持让秦淮茹心头大石落地。
离开办公室时,张副局长又叫住她:"不管最后怎么决定,记住工业局永远是你的娘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秦淮茹发现同事们看她的眼神更加热切了。
李静神秘兮兮地关上门:"秦姐,私下里有人说你要高升了?全办公室都在传呢!"
信息传递这么快吗?
"别瞎说。"秦淮茹压低声音,"只是有可能调动,还没确定。"
"大家都为你高兴呢!"李静真诚地说,"你升职,咱们工业局也跟着沾光不是?"
下午,秦淮茹请了半天假,带着
上海买的点心去了居委会。王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热心大妈,听说她咨询买房,立刻翻出了一摞文件。
"现在个人买房的手续是麻烦点,但政策允许。"王主任推了推老花镜,"小秦啊,你可是咱们街道第一个自己买房的女同志!"
秦淮茹详细询问了购房流程和所需材料。王主任知无不言,还特意提醒她:"最好找个单位开证明,能省不少事。"
"对了,王主任,"临走前秦淮茹想起一件事,"如果买了房,户口迁移和孩子们转学怎么办?"
"这你放心。"王主任拍拍胸脯,"只要手续齐全,居委会帮你办妥。对了,你打算买哪里的房子?"
秦淮茹想了想:"最好离单位近些,环境安全,学校也要好。如果,可以的话,也考虑我家现在住的房子。"
"你有打算就好,我侄子就在房管所工作,我让他帮你留意着。"王主任热情地说,"现在房源紧张,好房子得靠抢的。"
“你现在住的房子现在属于轧钢厂。”王主任思考了片刻,“我倒是有个建议,如果你分的房子不合适,可以跟单位协商,让单位出面跟轧钢厂换房,你到时候再买的话,也好操作。”
回家的路上,秦淮茹的脚步格外轻快。秋风送爽,路边的银杏树金黄一片。她觉得王主任的建议很好。
转过巷口,她看见棒梗带着小当和槐花在树下玩耍,夕阳把三个孩子的影子拉得老长。棒梗正在教槐花踢毽子,小当则坐在一旁看书。
"妈!"槐花第一个发现她,跌跌撞撞地跑过来。
秦淮茹蹲下身接住小女儿,突然意识到如果搬了家,孩子们就要离开这个熟悉的环境,离开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
棒梗能适应新学校吗?小当舍得离开要好的女同学吗?槐花还这么小…先不考虑她!
"怎么了妈?"棒梗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
秦淮茹摸摸儿子的头:"如果咱们搬家,你愿意吗?"
"搬去哪?"棒梗眼睛一亮,"有单独的房间吗?"
"应该有的。"秦淮茹笑了,"但可能要转学。"
棒梗想了想:"新学校要是有足球队,我就去!"
小当却有些犹豫:"能不能等这学期结束再搬?下周就要期中考试了..."
秦淮茹心头一暖。小当一首是个认真的孩子,连这点都考虑到了。
"不急,妈妈还没决定呢。"她一手抱起槐花,一手牵起小当,"回家吃饭吧,奶奶该等急了。"
晚饭后,趁着孩子们写作业的工夫,秦淮茹把居委会了解的情况告诉了贾张氏。
"王主任说会帮忙留意房源。"她给婆婆倒了杯茶,"张副局长也答应帮忙开证明。妈,您觉得咱们买什么样的合适?或者首接把现在住的买下来?"
贾张氏沉思了一会儿:"先说如果搬走,三间卧室是必须的。棒梗大了,得有自己的房间;小当和槐花可以住一间;咱们娘俩..."
"您也得有单独的房间。"秦淮茹打断她,"我想好了,至少要三室一厅。钱的事您别担心。"
贾张氏眼睛湿润了:"淮茹啊,东旭走得早,妈跟着你过好日子了。"
"妈,说这些干什么。"秦淮茹握住婆婆粗糙的手,"咱们是一家人。"
“如果最后选择咱们院子,按照我的级别,大杂院的房子应该还能比现在再多分一间。”毕竟现在大家都以住楼房为荣。
等调令下来再定。
夜深人静,秦淮茹坐在五斗柜前,翻看着从上海带回来的资料和笔记。槐花在床上睡得香甜,小当和棒梗的房间也早己熄灯。
部里的工作无疑是个飞跃,但责任也更重;买房能让家人住得舒服,如果不够就在去趟黑市,或者用黄金;孩子们的教育不能耽误,新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考察...
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在扉页上工整地写下"家庭五年规划",然后分门别类列出需要考虑的事项:工作调动、购房安排、子女教育、家庭财务...
窗外,西合院的灯光一盏接一盏熄灭,只有秦淮茹的窗口还亮着。她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停下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