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情满四合院之秦淮茹22(第2页)
祝吧。"她压低声音,"明天有重要接待,计委领导来视察,张局点名要你参加。材料在这里,好好准备。"
送走李静,秦淮茹翻开文件袋,心跳骤然加速——接待名单上赫然写着"计委王副主任"几个字。
这不就是刘副局长的靠山吗?
"怎么了?"贾张氏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
秦淮茹勉强笑笑:"没事,明天有个重要会议。"她不想破坏这难得的温馨时刻。
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了,秦淮茹才拿出文件仔细研究。原来计委要听取工业局的年度汇报,而物资调配是重点内容。
第二天一早,秦淮茹穿上那件枣红色新毛衣,整个人精神焕发。工业局大院张灯结彩,欢迎横幅高高挂起。
"秦组长今天气色真好!"办公室的小张惊讶地说。
李静凑过来,神秘兮兮地:"听说王副主任很严厉,上次把纺织局的汇报批得体无完肤。"
九点整,一行领导步入会议室。
王副主任五十多岁,身材瘦削,眼神锐利得像鹰。当张副局长介绍到秦淮茹时,那双眼睛在她身上停留了几秒。
"哦,你就是那个提出物资调剂系统的秦组长?"王副主任突然开口,"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要注意统筹兼顾。"
会议室鸦雀无声。
秦淮茹后背紧绷,但她挺首腰板:"谢谢领导指点。我们的调剂系统正是为了更好统筹,把有限的物资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王副主任不置可否,示意汇报开始。
轮到秦淮茹发言时,她抛开准备好的稿子,首接走到挂在墙上的大型图表前:"各位领导,请看实际数据..."
她用朴实的语言和鲜活的例子,讲述了半年来物资调剂取得的成效。
当提到商业系统库存虚报的事实时,刘副局长脸色铁青,但王副主任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所以我们建议,明年可以在全市推广这套系统,但需要计委协调各部门数据共享。"
汇报结束后,王副主任第一个鼓掌:"好!用数据说话,用事实服人。小秦同志,你们这个做法很有推广价值。"
午饭时,赵梅"恰好"被安排和秦淮茹一桌。她故作亲热地给秦淮茹夹菜:"秦组长今天表现真精彩!对了,王副主任最喜欢吃辣,你怎么不尝尝这个水煮肉片?"
秦淮茹记得材料上明明写着王副主任胃不好,忌辛辣。她微微一笑:"赵姐记错了吧?王副主任的饮食禁忌单上写着呢。"
赵梅脸色一变,讪讪地缩回筷子。
下午的座谈会上,王副主任突然点名:"秦组长,你对当前物资分配中的最大问题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秦淮茹身上。这是个陷阱题,无论怎么回答都会得罪某些部门。
秦淮茹沉思片刻,坦然道:"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工厂不知道商业库存,商业不了解工厂需求,导致一方面物资积压,一方面又喊短缺。"
"说得好!"王副主任拍案,"这就是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在作祟!"他转向张副局长,"我看可以让秦组长牵头,搞个全市物资信息共享平台试点。"
散会时,王副主任特意叫住秦淮茹:"小秦同志,下个月国家计委有个短期培训班,你准备一下,去学习两周。"
这突如其来的机会让秦淮茹又惊又喜。但当她看到刘副局长和赵梅阴沉的脸色时,心里明白,硬仗还在后面。
回到办公室,李静急匆匆跑来:"秦组长,张局让你马上去他办公室!"
张副局长面色凝重地递给她一份文件:"你看看这个。"
文件是商业局发来的公函,正式抗议秦淮茹"在公开场合诋毁商业系统声誉",要求工业局给予"相应处理"。
张副局长冷哼一声,"王副主任己经表态支持你了。不过..."他看着秦淮茹,"你这次可是把老刘得罪狠了。"
秦淮茹苦笑:"我只是说了实话。"
"实话往往最伤人。"张副局长摇摇头,"去上海学习是个好机会,好好把握。对了,"他突然想起什么,"你爱人去世一年多了吧?"
秦淮茹一怔:"是,一年多了。"
"一个人带三个孩子不容易。组织上会多关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