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城郊维稳行动
十五岁便能成为大厨,这样的天赋和实力足以令人惊叹。′n.y\d·x~s¢w?.~c-o/m~
杨老板原本对柱子成为国宴大厨抱有希望,如今更是满怀期待。
如果柱子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鸿宾楼的地位将在四九城的餐饮界得到显著提升。
这样的机遇并非努力经营几十年就能轻易获得。
更为难得的是,柱子从不恃才傲物,他的谦逊与才华同样令人敬佩。
鸿宾楼的后厨学徒以及前厅的服务人员,都与何裕柱相处融洽。
杨国涛坚信,即便何裕柱日后成为国宴级厨师,他仍会在鸿宾楼尽心尽力。"杨老板,您太客气了。"面对杨国涛直白的赞赏,何裕柱依旧保持谦虚的态度。“这些都是我师傅教导有方,加上杨老板给予的机会,我才得以在鸿宾楼历练,才有今日的成绩。”这话说得恰到好处,既肯定了杨国涛和李保国的功劳,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杨国涛心里清楚,这只是何裕柱的客套话。
鸿宾楼经营多年,培养了不少年轻厨师,可像何裕柱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却屈指可数。
他的勤奋与天赋让人难以企及。"柱子,近期可能要辛苦你了。
李师傅那边也在联系相关事宜,等你通过高级厨师资格考试,我们马上为你宣传。"杨国涛向何裕柱承诺。
成为大厨虽不及三位主厨般受瞩目,但在鸿宾楼而言也算是一件大事。
能在鸿宾楼担任大厨,意味着该厨师在整个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家餐馆拥有的大厨数量越多,表明这家餐馆的实力越强。
至于知名度对餐馆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然而,何裕柱对此并不急于求成:"杨老板,您放心,我会专心做好每一道菜,其他的听您的安排就好。"
从前,他出来工作是为了填饱肚子。
如今,不仅生活无忧,还有师傅的支持和自己的积蓄,足以维持生活所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就此懈怠。
搜刮来的物资虽多,但粮食等资源并不算特别充裕。
他现在不仅练习武功,饭量也大增,一顿饭能吃掉三五个成年人的口粮。
若从此不再赚钱购粮,日子恐怕难以长久维持。
更何况,特殊时期的粮食更加珍贵。
等到公私合营时,粮食将按照户口和票证来分配,有钱也未必有用。^x~k¢a~n?s*h?u¨w¢u/.·c^o`m^
即便他的空间里有花不完的金元宝,但这东西根本无法使用。
一旦被发现,即便在黑市销赃,官方也会将其抓捕。
因此,这些风险实在太大。
最稳妥的办法是趁着管控还未全面展开,扩大空间容量,并囤积大量粮食。
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但目前时间还算充裕,何裕柱并不急躁。"好的,柱子你就先去后厨忙吧,有事随时来找我。”
杨国涛对何裕柱的态度十分友善。
叮嘱几句后,何裕柱点头离开,前往后院。
目前,他的厨艺已升至5级,预计一年后有望冲击6级,成为国宴大厨。
在此期间,他也不敢松懈,每日后厨的工作一项都不能落下。
其他人可能需要数十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他凭借系统一年内便能达到,这已是非常惊人的成就。
何裕柱深知,为了自己,也为了师傅,这个国宴大厨的头衔他必须争取到手。
【厨艺+4】
【厨艺+4】
【厨艺+4】
【厨艺+4】
……
1950年3月10日,周五。
转眼又过了三天。
这三天里,何裕柱的生活依旧忙碌,从院子到鸿宾楼,再到杨佩元家,三点一线。
他在厨艺、桩功、国术和药理方面的修炼稳步提升。
晚上下班后,何裕柱回到四合院休息。
今天无需去师傅杨佩元那里了,因为他提前告知要去外地一趟。
至于具体原因,只提及与敌特有关。
何裕柱了解师傅虽在家休养,但对敌特的调查从未停止。
既然师傅决定出行,何裕柱叮嘱他多注意安全,毕竟身有旧伤。
同时,他计划本周末下乡寻找野生食材。
……
之前从学丰药馆取来的药材已与鸿宾楼的食材配合,
为师傅调理身体基本用完。
待下乡采集新食材后再配药材,相信能帮助师傅恢复健康。
……
四九城,军管会内。
王卫国独坐办公室,桌上堆满文件。
身为常驻外勤负责治安及武力事务的负责人,他更倾向于实战而非文案,以往这类事务多交由搭档张春明处理。\x~i+a.n,y.u-k`s~.?c`o_m?
今日他手握一份文件,反复查看,心中焦虑。"老张啊,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说?若出了问题,我该如何应对!”
文件是张春明带回来的一封信,提到他在参与组织会议期间,同步进行了一次城郊维稳行动。
当前国家初建,仍面临部分敌特势力和匪徒的干扰,这对社会安定构成威胁。
上面的人自然不会坐视这些势力壮大,威胁百姓。
尽管全面的正式清剿尚未启动,但在某些区域,针对这些**的清理行动已经开始。
这次,张春梅奉命随上级一起,对四九城周边的匪患情况展开调查。
一旦所有线索都摸清,就会调集力量,彻底铲除这些隐患。
然而,所谓的调查,并非公开进行,否则容易引起对方警觉。
因此,张春梅极可能只带着少数人前往,这无疑是冒险之举。
多年共事的老张,与王卫国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得知老张目前身处险境后,王卫国难免忧心忡忡。
相比自己,老张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但此次任务充满危险,他的身体状况或许难以应对。
尽管内心焦急,王卫国知道此刻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