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还是十八岁 作品

第148章 他凭什么给你面子?

“算了,你看看这份材料吧!”

材料?

周安邦心说,什么材料他看不到,要老爷子这边的材料?

他在宣传部门,而且位高权重,虽然自己不太满意自己的位子,可在普通人眼里,那是高攀不起的存在;

就算不是普通人,就是很多仕途中蹉跎了一辈子的中层官员眼中,一样是高攀不起的存在。¨卡?卡′暁.税~蛧, _芜\错\内~容\

周安邦能接触的文件机密等级,虽然不是最高的,也差不太多。

所以拿到手的那一刻,他并没有太重视。

翻开看了几眼之后,就愣住了。

这是一份他不擅长的从经济角度出发,分析局势变革的文章。

这种文章在宣传部门很常见,基本上都是说困难,却没有任何解决困难办法的文字资料。

如今的国内,经济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原因有很多,西方世界的蜜月期在毛熊倒下之后,结束了。

导致在技术上,又开始了对华夏的封锁,很多官员都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外交斗争的过程。

同时国内工业门类齐全,却无法将工业品转化为财富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老百姓消费不起太多的工业品。

只有一条路,走外贸路线。

而想要走通外贸路线,就只能参加世贸组织。

实际上,华夏从十年前就想加入,可是当时并没有被接纳,而且还是在和西方蜜月期。?幻.想?姬, ?首*发¢

如今想要加入,付出的代价将更加巨大。

可再巨大的代价,也要加入。

因为不这样,没出路。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衬衫厂工人,一个普通的熟练工人,一天即便加工不了一百件衬衫,六七十件总可以吧,一年按照工作三百天算,就是两万件。

只要有十万这样的工人,加上配套的打板,裁剪工人,十五万人。

就能满足全国所有百姓一年两件衬衫的需要。

可实际上呢?

这样的工人,全国多达千万。

纺织工业一首是人口高密集产业,建国初期达到工人总人数的八成以上。

现在哪怕降下来了,也得有三成以上。

大几千万工人还是有的。

这些工人总不能都让她们下岗吧?

还有其他的工业品,都是面临这样的局面。

看到这里,周安邦就知道这份报告不简单,因为任何产业想要生存下去,找出路是最难的。

这仅仅是工业中的一个缩影。

“爸,这份材料是谁给你的?”

“让你看,静下心来看完再说。”

周镇南可以在和陈泽聊完周安邦的出路之后,就和周轩说,却没办法和周安邦说,主要就是周安邦的眼界阅历并不差,他只是判断差了,选择题不会做而己。

周安邦无奈,只好继续看下去。-叁.叶-屋_ `追.罪_芯¢章^結¢

同样的问题还有家电,军工企业改民用品之后,进入了市场,而国内市场很快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这就导致很多产业冗余的状况出现,工厂无法开工,工人没有工资,市场也无法消化,最后只能找出路。

幸运的是,高福利下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用工成本持续增加,给了华夏接受他们淘汰产业的机会。

而且发达国家的收入普遍是华夏工人的几十倍,根本就不担心工业品无法消费的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势在必行。

那么进入世贸组织,华夏需要付出的代价有哪些。

很多方面,哪怕是周安邦都没资格去说,可是在宣传方面,他绝对是如鱼得水。

只要不挡着别人的路,提前布局,他一样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