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熵类延寿针剂

单从收益的角度来说,

斯托文明内,按照个体贡献和能力,决定个体能够享受的延寿技术程度以及最终可以达到寿命,

这种方式更加理想。^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让文明中最有天赋而最有能力的人,能够活得更长,在生命周期内给文明发展提供更多贡献。

无法做出卓越贡献的,就将最终预期寿命维持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基准范围内,以保证绝大多数天赋和能力平庸者们在相应研究工作上的积极性。

完全无法做出贡献的,主动摆烂的,干脆让他们自生自灭,不享受任何延寿技术,在天然寿命抵达之后,

尽早让文明中更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完成族群更快的迭代。

这种寿命策略,可以说理论上能够将整个文明的‘投入产出比’拉到最高。

但这种策略,适用于斯托文明,却未必能够适用于人类文明。

斯托文明的社会形态与人类文明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人类文明是一个由大量个体构成的群体文明,

在关于寿命,延寿的普及策略决定时,很难仅考虑文明整体的收益,

让文明中所有个体都主动损害自己的核心利益,而有利于整个文明,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

延寿技术如何普及,对于人类文明目前来说,

不光光是一个技术普及的收益问题,还是一个很复杂的哲学问题。

问题就在于,一个更有天赋者的生命,是否比另一个天赋平庸者的生命更有价值。

个体间生命层面的基础平等是否该被打破?是否拥有卓越的天赋也不是个体本身能够决定,以此决定两个个体生命能够存在的时间是否公平?

或许有朝一日,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朝着斯托文明那种寿命策略靠拢,

但在目前,人联中所有人们都还没被打上‘思想钢印’的情况下,

人类文明的哲学树还没有攀爬到那里。

同时也需要考虑,如果采用斯托文明那种寿命策略,

可能对人类文明内,文明整体的意识倾向,社会形态造成的,不确定的,未知的巨大冲击。

种种原因决定了,

目前人联在对接下来的新型延寿技术普及过程中,

接受新型延寿技术普及带来的正向收益同时,

也需要接收新型延寿技术普及,在目前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一些负面影响。

当然,

之所以这样选择,同样重要的也是因为。

此刻,人联,人类文明正处于一个资源富裕的时代,

哪怕是人联中许多人们本身一生可能也很难做出多少成果,延长寿命到更长时间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但对于人联来说,生产力和资源支撑着这些人们活更长的时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或者太大的负担。¢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顶多就是稍微降低了一些‘投入产出比’。

这场各研究所负责人集体参与的紧急会议上,

确定了延寿技术普及的基本策略之后,

各研究所负责人们,再讨论了一些关于此的一些细节,

也就暂时结束了这场会议。

现在,关于延寿技术的一切讨论,都是建立在那篇来自于‘熵’的论文之上。

接下来更进一步的一切,都得等待011研究所完成那篇论文中实验的重复,

完成那种新型延寿针剂的合成,并确定,相应实验的结果,新型延寿针剂的作用的确吻合‘熵’那篇论文中提到的内容。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除了秦裕,对于其他知情者来说,都有些难熬,

虽然011研究所在完成重复实验之前,就己经对这篇论文的内容做出过一些基本的判断,

但在新型延寿针剂真正在011研究所内诞生之前,谁也没有办法真正肯定结果一定是乐观的。

而新型延寿针剂的诞生,不管是对于人类文明整体来说,还是对于文明中的个体们来说,

影响都过于重要了。

如果它真得诞生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和整体面貌,都将由此发生深刻的转变。

不过对于人们来说还好的是,这段难熬的时间不会太长。

在‘熵’的那篇论文中,完整详细记录了相应实验过程的情况下,

对于负熵研究

院011研究所来说,重复实验实在是并不怎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011研究所内,相关研究团队,多个研究小组,同时独立推进着重复实验过程,

也不会因为单个研究小组的重复实验过程出现一些失误,以至于整个实验都要从头再来的情况。

重复‘熵’论文中提及的实验,以及合成‘熵’论文中提到的那种‘新型延寿针剂’,

也就是在先前011研究所负责人邱教授提及的半个月时间里完成了。

其中主要还是因为,一些实验反应的时间实在是无法缩短,花费了整个重复实验和合成过程中大部分时间,

……

人联纪元421年。

011研究所内的第一份新型延寿针剂,由011研究所内一个研究团队合成。

最终合成时,

就在负熵研究院总部的秦裕,011研究所负责人邱教授也在场,

负熵研究院内,其他位于地外,或者是地面其他城市的研究所负责人,也远程关注着这边的进展。

第一份在011研究所内完成合成的新型延寿针剂,经过一些基础的分析和化验之后,来到了邱教授的手里。

邱教授将封闭在玻璃试管中的针剂放在眼前灯下望了望,目光略微有些失神,然后再递到了秦裕的手里。\求·书-帮, .更?薪~最.全′

“这份按照那篇论文中提到的合成流程,实验合成出来的产物,基本性质和论文中提到的信息基本吻合,具体是否能够发挥延寿作用,可能还是需要一些临床实验。”

邱教授和秦裕说着,同时其实也是像远程关注着这边情况的,负熵研究院其他各研究所负责人说明着情况。

秦裕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

当然,他其实也不需要谁来向他说明这份新型延寿针剂的情况,

此时此刻,可能整个人联范围内,也没有人再比他对这新型延寿针剂更加熟悉了。

玻璃试管中的延寿针剂呈现液态,略微粘稠,淡蓝色,在灯光下,甚至有些好看。

不过,比起它的形态色彩,可能还是它的作用更加令人炫目失神。

在场的所有知情研究员们,目光落在这份新型延寿针剂上,神色不完全相同,但有些出神。

“准备临床实验吧。”

邱教授回过神,出声说道。

临床实验的其他准备工作,在重复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就己经完成。

现在,对于011研究所来说,在进一步确认这合成实验的最终产物的安全性过后,

临床实验就己经可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