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重核聚变(第2页)
到后来的五亿度,再到核心区域能够维持7亿度的聚变能源装置。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和其他相关研究团队,一直在推动着聚变技术的发展,
朝着可控聚变技术的终点,重核聚变靠拢。
到现在,
重核聚变的研究,距离最终的终点,中间的过程已经是水到渠成。
……
人联纪元223年。
重核聚变技术实现了。
当年,九月,
由强人工智能遵循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提供的相应设计和技术,
于人类
文明母星,实现了所座重核聚变示范堆的建造。
并进行了重核聚变示范堆的运行实验。
在由强人工智能负责具体的运行实验开始过后,
重核聚变示范堆核心区域内,温度冲破了临界值,超过了十亿度。
并且,基于人类文明目前对于引力等的认知,核心区域的压力环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怖程度。
在这座重核聚变示范堆上,
人类文明已经放弃了使用当初和斯托文明交流中获取到的那种特殊材料,
而是使用了,遵照那种得天独厚特殊材料的一些特质,
负熵研究院材料所,开发合成出了另一种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
该材料暂时被命名为t201材料。
这座重核聚变示范堆,可以说是凝聚着人类文明目前材料学,工程学,基础科学等的巅峰产物。
在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和其他研究团队相关研究员们紧张的注视中,
,!
重核聚变示范堆在短暂的运行过后,开始往外输出磅礴的能源!
根据监测到的,数据的反馈,
重核聚变示范堆,在运行实验中,完美表现出来了,人类文明对于重核聚变技术的期待。
更高功率,更高效率的能源输出。
以及,更大范围燃料物质的选择——不同于氦3聚变以氦3作为燃料,重核聚变装置,能够从大部分物质中,通过聚变反应获取能源。
负熵研究院内,
研究员们抱在一起,发出激动的欢呼。
“我就知道!没有道理不成功!”
“成功了!”
重核聚变技术的研究,比其他无工质推进技术等技术研究进行的时间都要漫长许多。
整个研究进程没有什么一步登天,只有步步推进,
通过一百多年,甚至两百年时间,每一段时间的一点进展,
最终两百年时间的所有进展累积起来,获得了最终的完成。
欢呼声,
也伴随着人联,负熵研究院对外公布这个消息,
同样在大众范围内响起。
不过,
伴随着这个消息的,就还有人联,负熵研究院公布的另一件消息。
——对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的探查任务,在这个时候,对大众范围内的人们进行了公告。
在人联,负熵研究院的通告中,
简单叙说了一下,当初斯托文明给人类文明提供的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的信息。
然后就是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这件事情的另一个原因。
负熵研究院,人联,将在整个人联范围内,挑选更多一些将踏上这艘执行探查任务星际飞船的人员。
人联范围内,所有人们都可以自行选择报名,
负熵研究院将在所有报名的人员中,筛选出合适人员的名额。
于是,
不可避免的,
在重核聚变技术实现的惊喜之下,人们对于向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发起探查任务的事情,又再开始了更多的讨论。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