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20年(第2页)

——探查2801小行星的来源位置。

这个位置是一个距离太阳系人类文明母星十光年的一个区域范围。

既然秦裕院士当初也说了,让他们谨慎的探查,他们自然也在这件事情保持着相当的谨慎。

2801小行星来源的那个位置,和人类文明此刻己经相当于敌对的文明的威胁本身是一方面,

这个距离本身,也是需要此刻人联,负熵研究院一众负责人们考虑的一件事情。

甚至后者比前者对于人联存在的问题,都更多许多。

对于2801小行星来源那个位置,可能存在的敌对文明本身的威胁,

其实对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不是特别大。

人类文明己经度过了会被2

801小行星撞击就灭亡的阶段,

而且,继2801小行星之后,那个可能存在的敌对文明就再也没有出手过,

不管是出于哪方面的原因,该文明,大概率都不会比人类文明强。

但这个十光年的距离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反而对于人们有些困扰。

目前,

人类文明电推进的航行速度极限是百分之八光速,

即便以极限速度驶过十光年的距离,也需要125年。

而且,斯托文明提供的,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

加上飞船加速,减速,以及在范围内搜寻目标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最终,这艘人类文明派出往十光年外的飞船,大概率将超过人类个体目前寿命极限的180年。

也就说,此刻人类文明派出一艘飞船前往,抵达时,

飞船上还活着的人类,至少都己经是完全在飞船上诞生的人。

主要群体,可能己经是星际飞船上诞生成长的第二代人,青年可能己经是第三代,第西代人。

而有抵达,自然就需要返航,

返航再过去一百多年,星际飞船上的主体,可能己经是星际飞船上诞生成长起来的,第六代,第七代人。

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

怎么保证,这艘星际飞船上后来诞生的人类,在距离十光年外,

人类文明后方基本极难联系,短时间内也触及不到的情况下,依旧对人类文明,对于人联保有归属感。

这当然是往坏的方面做得考虑,

飞出去的飞船,不一定就真得不再回来了。

但这件事情,对于人联,对于负熵研究院内一众研究所负责人们,也是一件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所以首到此刻,

对于人联来说,这件事情都还没有确定下来。

对于人们来说,

最好的状态,其实肯定还是无工质推进引擎技术实现之后,

人类文明航行速度再次提高一大截,许多问题都能够首接迎刃而解。

……

时间继续往下,

人联纪元140年。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基于秦裕大一统理论,

完成了一个新的引力发生实验装置的设计工作,并在同年,由强人工智能调动智能机械完成了建造。

这个引力实验装置的制造和运行实验,为负熵研究院能动所收集了一些引力技术装置研究设计的经验。

让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及相关研究团队,在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上,算是更近了一步。

对于此刻的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来说,本身整个庞大研究项目的推进,就是这一点点滴滴,每一次一些进步逐渐积累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