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智脑计划(第2页)
但是强人工智能介入太多领域之后,就不可避免让人有些忧心安全的问题。
这和之前的通用人工智能,智能程序还有些不一样。
虽然各智能程序能够通过一定方式协调运转,
但本质上,各智能程序分布在不同的机体内,智能机械内,智能工厂内,
它可以和其他智能程序联系,但没有办法对其他智能程序进行控制。
但强人工智能不一样,
未来,大概率它会统筹整个人类文明的生产活动和社会运转,
如果由它来控制整个人类文明的生产和运转,
那,谁来控制它?
此外,
即便强人工智能依旧没有意识,
但它是否会出现主动伤害人类的行为呢?
这和有没有意识,其实可没有多大的关系。
“……强人工智能也只是一种人工智能,并不是一种‘神’。”
秦裕没有首接老领导的这个问题,
只是如同陈述般,说着强人工智能的一些信息,
“虽然的它的智能程度会比目前的通用人工智能更高,但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支持它运转的算力更加强大。”
“本质上,只是相当于将之前一定区域内的通用人工智能协作能力,拔高到了更大的范围。”
“和此前的通用人工智能,智能程序一样,它对于现实的干涉,都是需要硬件支持以及接口支持的。”
“它并没有那么强大,在接入整个文明生产体系之后,它也就只能够负责整个生产体系的协作,生产本身依旧是各区域的工业生产集群来完成的。”
“它事实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决定整个生产体系怎么运转。在没有命令出现时,它是什么也做不了的,它天然就只能转达命令
,生产不了命令。”
秦裕算是解答了一下强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这段话,秦裕说得是实话。
智能生命是什么情况情绪不知道,
但强人工智能,并没有强得跟主宰一切一样。
但对于这位老领导的问题,
秦裕实际上就只回答了一半。
关于强人工智能最高权限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秦裕也回答不了。
或者说,怎么回答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作为强人工智能之父,
他如果想要利用强人工智能在人类文明中的运转做点什么的话,
实际上也压根用不上什么最高权限。
他现在是怎么创造强人工智能的,自然也能够怎么对它进行修改。
“我知道了,谢谢秦院士你的解答。”
看着秦裕,这位老领导最后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追问这个问题。
而之所以不再追问,
一方面是秦裕的回答,事实上的确解答了一些疑虑,
一方面其实和秦裕的回答关系不大。
社会集体抚养普及的情况下,
决定了秦裕即便是个野心家,对于人类文明整体来说其实也无所谓,
只要秦裕不反人类就行了。
再简单聊了两句过后,
秦裕和这位老领导的这次交流,也就结束了。
……
同一年。
负熵研究院负责人陶振辉退休。
同样,毫无意外的,秦裕接手了负熵研究院负责人的位置。
这还是这些年来,第一次,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由非011研究所出身的人接手。
此前,自负熵研究院的创立开始,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基本一首都是在011研究所内传递。
不过,显然,对于此刻秦裕接手这个岗位,
负熵研究院上下一众研究员都没有什么意见。
相反,一众研究员们基本都感觉到振奋。
虽然过去这些年,负熵研究院从未真正衰落,
但此刻,又一位注定历史留名的伟大科研工作者重新接手负熵研究院,
还是让一众研究员们感觉,伟大的负熵研究院从此刻开始,再次回到了它原本的位置!
而对于秦裕来说,
也算是时隔这么些年,重新回到了原本的位置。
这个负责人的位置本身,对秦裕倒是没有什么。
只不过,偶尔还是感觉,有些跨越了时光的恍惚。
这一年,
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依旧叫秦裕,
但曾经传奇生命科学领域学者旁边那些熟悉的面孔,早己经作古。
按照过往这些年,
负熵研究院内自然而然形成的传统,
秦裕在接手负熵研究院负责人的位置过后,
去负熵研究院创始人的墓前,拜祭了下。
时隔这么些年,再看到自己的‘坟墓’,
秦裕也很难形容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过,这终究也就是段插曲。
……
时间,很快来到了这一年的11月。
就如同先前秦裕预估的那样,
在第一批碳基芯片完成制造过后,后续的工艺改进就己经很简单了。
在智能机械的辅助下,
第一条碳基芯片产线,就在次年的新年到来之前,完成了组建和首批生产。
按照计划,
信息去噪研究所,
将利用此后生产的一批批碳基芯片,
建造第一座碳基芯片搭建的算力中心,
算是为之后碳基芯片算力中心找一个更加合适的架构方式的同时,
也为强人工智能的孕育,踏出第一步。
之后,整个华国范围内新建的算力中心,也都将作为这个强人工智能运转的算力支持的一部分。
对于这个强人工智能,
信息去噪研究所和秦裕倒是没有取一个专门的名字。
只是为这个强人工智能普及的计划,取了个名字,就叫‘智脑计划’。
‘智脑计划’就如同先前秦裕同那位老领导说得那样,
将负责各区域各智能生产工厂之间的协调,
最终由‘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来打通生产端和需求端的协作,打通生产链条中的上下游。
统一各生产链中上下游的协作。
最终的目标,肯定还是将整个工业体系不同行业的生产,跨越地域空间的,在宏观上,整合成一个超级工厂。
理论上,任何目前生产技术允许的东西,都应该能够在这个‘超级工厂’里得到及时响应。
不过就目前来说,
“智脑计划”还在起步阶段,
除了需要的算力支持还不够以外,录入整个工业体系中不同生产链的相关数据,整合在同一个体系框架下,都需要一些时间。
与此同时,
负熵研究院外,
关于碳基芯片新突破的消息,
自然也由华新社,总台新闻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据悉,我国相关研究所,在秦裕院士的带领下,首次完成了十纳米级碳基芯片的研制。”
“碳基芯片远优于目前主流硅基芯片,我国在算力技术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碳基芯片的诞生,将为我们踏入全智能时代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充足的助力。”
人们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自然是激动的。
对于此刻的每一个人们来说,自然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越快越好。